第166部分(第2/4 頁)
不到萬不得已,王爺不會同意兵圍京師。你可能還不知,王爺已經在想方設法重回上京——”
蕭裕打斷我道:“重回上京?回去又遭人陷害?暗殺?”
我手指輕叩桌案,“事在人為……如今百姓安居樂業,若咱們起兵北上,雖有可能成功,卻會再度給百姓帶來災難。一旦失去民心,王爺便是奪得帝位,也不可能安坐長穩。更何況,岐王有兵馬,難道其他王爺就沒有兵馬?屆時,其他王爺將軍,以平叛之名,共同發兵京師,你可知後果如何?”
我手指一手,緊握成拳,盯視著蕭裕,“屆時,王爺便成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蕭裕默了一瞬,回道:“側妃所言,不無道理。只是王爺屢遭猜忌,若再度回到上京,難說……”他嘆了一氣,口吻殷切地說:“將士們已摩拳擦掌,願為王爺誓死效忠!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我起身,在屋內踱來踱去。蕭裕此言,的確很有煽動性。而我亦不確定,歷史上的迪古乃,究竟是如何奪取的皇位。
萬一迪古乃,當真是聽了蕭裕的鼓動,起兵北上攻打京師……
不行,此法萬萬不行,雖然迅速有效,但卻未到時候。京師不僅有兵馬,更有文武百官,宗室貴族。我以為,在用兵之前,更需取得朝中重臣的支援。
迪古乃結識的朝臣雖多,但從未向他們表明過帝王之志,包括完顏烏帶也不知迪古乃有此野心。他們依附迪古乃,只是尋一個權重的主人,尋一個穩固的靠山,以庇佑自己。
蕭裕催問一聲,我轉身,吸氣道:“這些話,你可有與王爺說過?”他搖頭道:“今晚王爺身心疲累,蕭裕還未將打算告知王爺。”
我頷首,“行了,你先回去……”蕭裕欲言又止,但見我臉色不豫,終是告辭退下。
蕭裕一走,我重新坐下,望著錦簾笑道:“王爺,出來吧,不用躲了!”
迪古乃撫掌大笑,從錦簾後繞出來,“宛宛好生靈敏!”
我“撲哧”一笑,起身道:“靈敏?宛宛又不是小狗小貓!”他展開雙臂,摟我入懷,“宛宛,你怎知我在簾後?”
我伏在他肩頭,吃吃笑道:“你的氣息,宛宛最熟悉不過。”說畢,我抬起頭,伸手去羞他的臉,“堂堂岐王爺,竟然佯裝醉酒,真真無賴!”
迪古乃笑而不語,低頭在我眉心印上一吻。
我笑一笑,淡淡問道:“蕭裕的話,你可全部聽清了?”
他輕“嗯”一聲,緊摟住我道:“不僅聽清了蕭裕的慷慨陳詞,更聽清了宛宛的清醒之言。”
我緊張道:“那你打算如何?難道要按蕭裕之計行事、兵圍京師?”
……………………………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正文 第272章 福禍難測
他鬆開我,負手而立,沉聲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我微微鬆氣,說道:“你也認為,蕭裕有些操之過急?”
迪古乃輕輕頷首,回頭道:“蕭裕之言,確實誘惑極大。可一旦失敗,便是墜入深淵,再無翻盤的可能。況且現在,我並不清楚京城的形勢,亦未曾與楊家父子等商議。我若兵圍上京,必須在京城內有兵馬接應,否則屆時前後夾擊,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豈非把自己逼入了死衚衕。”
他停一停,望向窗外月光,復又執起我的手,“便是成功奪位,卻亦揹負了叛亂之名,實非我所願。且此事關係重大,若無十成把握,我萬萬不會興兵,將宛宛置於險境。”
我會心一笑,反握住他的手,“那麼現在,你認為該如何?”
迪古乃攤開我手心,用食指輕輕寫下一個字。我掀開眼瞼,問道:“忍?”他點點頭,問道:“宛宛可有讀過《鄭伯克段於鄢》?”
我答道:“鄭莊公與共叔段乃一母兄弟,而共叔段獨得其母寵愛,享有的封地堪比國都,其人驕縱奢侈,貪得無厭。鄭莊公身邊的人,都勸他早日除去共叔段,以免生出後患。鄭莊公卻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迪古乃接著道:“鄭莊公姑息養奸,一再縱容共叔段,待共叔段欲起兵奪王位時,鄭莊公使計一舉將其打敗,其母亦無話可說。後人評此歷史。雖不乏批評鄭莊公之言,但更多的是對於共叔段的鄙視與指責,認為他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我若有所思。問道:“你所說的忍,是指合剌如今雖昏庸,卻還未到人神共憤、令人髮指的地步。所以。你要等著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