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2/4 頁)
信修睦,以和為貴。”
迪古乃問道:“四叔以前,不是主戰不主和麼?”
兀朮晃一晃酒杯,“時移世易,不可同日而語。四叔當年心高,以為能輕易將天下收入囊中,殊不知這漢人的天下,豈是那麼容易就能為我女真所掌控。宋乃中原王朝,中原雖朝代更迭頻繁,百姓卻始終以漢人為主。他們身上流著幾千年的漢人血脈,即便一朝軟弱無能,終究是會奮起反抗。你們要相信,漢人可怕的不是朝廷,而是千千萬萬的平民百姓……”
我不由得看向兀朮,為他清明的頭腦而微感驚訝。大金國猛將眾多,也許只有兀朮,既具備武夫的勇猛,更兼有智者長遠而深刻的見識。
年輕時,他爽朗狂妄;而立後,他霸道狠毒;今漸老,他豁達沉靜。
這麼多年,我想我對他,是喜歡並且尊敬著。
合剌身體前傾,急切問道:“四伯說以和為貴,假如宋主動攻打,那我們打不打?”
撒卯遞給他一片西瓜,“人家來打你,當然要打回去!”
梧桐道:“能打贏麼?”撒卯瞥他一眼,啐道:“瞧你這烏鴉嘴。”
梧桐沒理她,靜待兀朮的回答。
……………………………(未完待續)
正文 第248章 不該忍的時候別忍
兀朮沉吟片刻,輕聲道:“若是打不贏,可使天水郡王桓安坐汴京。”
此話一出,我更是佩服,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迪古乃亦讚歎道:“四叔此言,如雷貫耳,實在妙!”
天水郡王桓即宋欽宗趙桓。雖然如今趙構乃南宋皇帝,但趙桓並未退位,比起趙構這個半路撿來皇位的帝王,更加正統兼有威信。趙構可算作一位代理皇帝,只要有趙桓活在世上,趙構便不能轉正。兀朮讓趙桓安坐汴京,那麼身在臨安的趙構豈能安心。而金宋有過紹興和議,倘若趙構一旦敗盟興兵,便是赤裸裸的叛逆,置趙桓安危於不顧。
岳飛等抗金名將,當年苦戰多年,除了欲收復領土,更是為了迎回被扣在金國的二聖,趙佶與趙桓。然而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那便是當今聖上趙構,到底希不希望他們迎回二聖!
兀朮深知趙構心思,他明白趙桓是挾制趙構最有力的秘密武器。完顏宗翰當初亦有此心思,那時有不少人提出殺掉趙佶趙桓,只有他和少數貴族力主善待宋主。目的不外乎此,欲留著二聖做趙構的威脅。
合剌先是不明白,迪古乃給他解釋了幾句,他立即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四伯好謀略!”
兀朮卻斂了笑意,沉聲道:“但此計乃權宜之計,終究並非根本大計。無論如何,咱們得將壯大力量作為首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若安於享樂,那麼今日的大金國,只怕會與昔日的遼國落於同樣的下場!”
眾人紛紛應允,舉杯向兀朮致敬,“我等謹遵老元帥教誨!”
我心下微嘆,目光不由得望向西方,彷彿可以瞧見蒙古人正摩拳擦掌……
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不少故事情節都在冥冥中輪迴著。也許一個家族。一個民族的命運。不僅與其自身是否強大有關,更與上天給予的氣數和定數息息相關……
深夜時分,終於酒闌人散。
宮門處停著數輛馬車,桃萱和芷蕙走在前面,蕭憶梅與我並肩而行。快至馬車邊,阿律從身後追上來。“張娘子,爺叫您過去一下。”
我納悶回頭,只見數十步外,迪古乃正與兀朮交談。烏祿和烏林荅香陪在一旁。徒單桃萱聞後笑道:“妹妹快去罷。”我點點頭,隨阿律而去。
內心百感交集,尤其思及前些日剛得知的那件事,此時再見兀朮,頗為激動無言。
還是他先開口笑道:“相較上一次的清瘦,歌兒現在倒是胖了不少呵。”我臉微微一紅,不好意思的看了眼迪古乃。他面上含笑。握了握我的手。
烏林荅香打趣道:“有迪古乃疼著,姐姐當然無憂無慮,只剩下享清福啦。”
我睨她一眼,望著兀朮道:“四叔明日還是要回松峰山麼?”
兀朮“嗯”一聲,“是啊,明日一早便啟程。以後四叔可能很少再回上京來,你們四人……好生保重……”
話說完,他又笑了笑,擺擺手道:“行了。夜裡風大,你們趕緊回去罷!”
迪古乃攜我向自家車馬行去,我不時回望兀朮,心中隱隱感覺,彷彿這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手腕忽然一緊,我呼痛一聲,抬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