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白喪命,不如藉此讓她見識一下真正的戰場,之後她必會有所收斂,也能告慰已故的將軍。
眾將領一聽,甚為有理,此事便被定下來了。
副將聞人紫珠雖未表態,但並不認同眾將領對聞人傾的輕看,曾在南郡的那一年,她就知道了這個侄女兒的出色,單從被她指教過的聞人靜身上,便可知一二。
至於龐軍師做出這樣的提議是否是出自鎮西將軍的授意,便不得而知了。
大戰前一日,眾將領大多到達澤州,這場大戰她們很重視。
五千援軍也在同日到達,此次聞人傾放慢了行軍速度,以確保士兵行軍途中精力不至消耗過多,休息一夜後就能恢復到原有的狀態。
曾驚訝過這支援軍行軍速度的將領,在聽說援軍於今日到達澤州後,掐指一算,覺得這樣的速度才是合理的,先前怕是弄錯了。
軍隊駐紮之後,聞人傾來到軍帳開會。
在眾人眼中冷傲的她,在被告知明日大戰的具體情況之後,還是以一個單音“嗯”表示她明白了。
那波瀾不驚的眼眸、冷淡沉穩的神色,讓緩緩道來的龐軍師溫和的面容似有一瞬的龜裂。此女子當真是天不怕地不怕?還是對即將到來的大戰無知到底?
面對此時的聞人傾,聞人綠荷已經不止一次的眼含複雜了,幾月前在京城的那次見面,她就因這個侄女兒入骨的冷漠和不露絲毫情緒的黑眸而怔住,明明不過十九歲的年輕女子,卻為何讓人看不出她的心思?
一如現在,她還是看不出這個侄女兒此時在想什麼。聽到有關明日大戰的詳情,聽到讓她打頭陣的安排,既不見興奮,更沒有惶恐,淡淡的應一聲,就像明日不是去打仗,而是如吃飯睡覺般的平常事。
這樣的聞人傾也讓她不由得生出一股怒氣,“傾兒,打仗不同兒戲,明日切忌聽清軍令,該進攻時便進攻,該撤退時便撤退。”
依照這些將領的商議,明日她打頭陣,聞人彤率領步兵在後,戰鼓若敲響撤退的命令,她必須撤退,聞人綠荷大概是怕她不服軍令。
她自然知道軍人必須要服從軍令,但明日她的“狼牙”軍不會讓鎮國大軍的軍鼓有敲響的機會,這會是一場完全由她主導的戰爭。
儘管燕軍明日出動的兵力不少於五萬,若是持續拼殺下去,她的五千人馬也會損失慘重。但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士氣”,而燕軍、包括此時軍帳內的將領,誰都不知道她訓練出的五千人有著怎樣的殺傷力。
一旦燕軍受挫、被震懾,失了士氣,再強大的兵力也會在瞬間瓦解潰敗。
對於聞人綠荷隱含怒氣的提醒,她依然是淡聲答應著。
同在軍帳中的聞人彤還沒來得及問孃親為何不讓她手下的騎兵打頭陣,而讓毫無經驗的聞人傾領兵上陣,但看來此事已成定局,但願明日的首戰不要打的太難看,影響了後面的戰鬥。
似乎認定聞人傾的騎兵只是明日大戰的“開盤小菜”,抑或是自信青國的騎兵比燕國的出色,在囑咐她切忌聽軍令行事之後,眾將領商談的重點落在了步兵交戰上。
特別是明日燕軍主將——威震燕國的老將丁晗,很有可能露面,即便她不會親自上戰場,但她一手調/教的女兒丁宛然怕是會和聞人彤對上。
此外,丁晗身邊的謀士暮秋和心機深沉、謀略過人,她們這一將一謀,可謂是鎮西大軍最難對付的人。
於是,眾人一邊分析著暮秋和擅長的戰術,一邊又細數那對母女擅長的招數,鎮西大軍要以什麼樣的戰術應對?聞人彤若是對上其中一人,最起碼對對方的招數心中有數,到時再靈活應對。
一旁傾聽的聞人傾未發一言,不過有關敵方將領的有用資訊,她都記在了心上。雖說恕也曾和她說起過老將丁晗和謀士暮秋和的戰績和擅長,但畢竟沒有同這二人有過交鋒,而軍帳中的這些將領不同,她們大多是與這二人有過正面交鋒的。
軍帳會議結束後,聞人傾帶領手下的幾個指揮站上了城樓,觀察明日要交戰的戰場地形,立於五丈高的城樓,視野之下一馬平川,但土地呈紅褐色,延伸至遠方紅豔的晚霞處,交相呼應。
這般以紅為主的美景,明日還會渡上一層血紅。她終不是良善之輩,為了給心中之人撐起一片安寧的天空,她不介意手染鮮血。
站在她身邊的幾人,心腔內熱血沸騰!
血染邊疆
次日巳時,城外原本空曠無的平川被黑壓壓的燕軍取代,上繡碩大“丁”字的軍旗高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