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但不巧的是,宮九卻不是個會為了面子捨棄裡子的。
所以他的衣裳,在外人眼中價值幾何雖也重要,但更重要的並非外人能一眼看出的高貴精緻,而是九公子自己的貼身舒服。
哪怕大暑天裡穿上五六層衣裳,也可以不運用內力降溫都很舒服的舒服。
至於式樣?與其跟隨所謂的時新,不如讓自己穿的成為經典。
所以就算不去計較宮九身上無所謂外人認不認得出的高貴是金九齡身上眾人皆知的高貴質料幾十幾百倍都未必換得來的,單是這心態,宮九已經看不上金九齡。
擺譜也不是誰都能擺出格調來的。
何況金九齡還有一雙特別的眼睛。這雙眼睛並不特別大,也並不特別亮,但除了能讓他一眼就辨別出古董字畫的真假好壞、馬匹的血統腳力之外,還有一個極其特別的本事。
只要被他看過一眼的人,他就永遠也不會忘記。
無論那個人另做了如何的裝扮,他都能認得出來。
這個本事,曾經也是他能成為天下第一名捕的利器。
可惜現在彷彿卻要成為他的催命符了,而金九齡還不自知,還在笑得恭敬又得體地招呼宮九:
“太平王世子……”
是的,宮九敢謀劃天下最大的大事,依仗的自然不可能只是他個人的武力和在江湖中搜羅培養的人手。
雖然這些也會是宮九棋盤上極其重要的棋子,但若只依靠這些,想顛覆一個已經大致鞏固下來、又還未露衰亡之相的皇朝,絕對是痴人說夢。
宮九最大的倚仗,其實是他的身份。
不是什麼九公子無名島主之類的身份,而是源於父母血脈祖宗庇佑而來的,一落地就是當朝皇室嫡血、先帝嫡親兄長嫡長子的身份。
雖然他已經隱姓化名在江湖很多年了。
可巧的是,很多年前,在他還是個難得能走出太平王府一趟就高興得不得了的小小孩童時,還在六扇門中效命的金九齡,只是護送欽差的眾多侍衛中的一個,隨同前往太平王府宣讀世子賜封的聖旨。
所以當時還很年輕的金九齡,曾經見過還很年幼的宮九。
這些宮九原本已經不記得了。
就算一個人從二十歲長到三十幾,面容變化一般不會很大,但宮九也很難將自己四五歲時偶然見過一眼的一個無關緊要的侍衛放在心上。
而金九齡?金九齡原本就算記得,也不該認出宮九的。
畢竟一個人從四五歲長到二十許,那面容變化一般還真不會小。雖然俗語只說女大十八變,很少聽聞男大十八變的,但無論男人女人,從孩子到成人的變化,有時候還真能挺大的。
當然,也會有那種三歲、十三歲、二十三歲甚至七八十三歲時,輪廓都能讓人一眼認出來的,但總是少見些兒。
起碼宮九不是其中之一。
所以金九齡原本不該將宮九認出來的。
但他確實有些本事。
他那雙眼睛,不只能一眼就認出曾經見過的人,還能看出一個人幼年時是什麼樣、一個孩子長大了又是什麼樣。
何況宮九和年青時的太平王雖不是十足相似,但總也有那麼三五分。
幾年前,在金九齡見到現在的那位“太平王世子”前後不久,他恰好都曾無意間見過宮九。
一次只看到側臉,一次雖是正面,卻是馬上匆匆迎面錯過。
但對金九齡來說已經足夠。
足夠他打聽到九公子一些鮮為人知的動作。
足夠他從這些動作中猜測出一些什麼。
畢竟九公子雖還沒露出獠牙,但真正接觸到的人,例如閻鐵珊,甚至蘇少英,誰能真的毫無所覺?
金九齡號稱天下第一名捕,自然更加敏銳。
但他既沒向他曾經三跪九拜的帝皇稟報,也不曾將此出賣給他現在效忠的南王。
他選擇了和宮九合作。
只因為金九齡確實有一雙好眼睛。
他很敏銳地看出了,南王父子加起來,都不如九公子一隻手。
而目前高踞丹陛之上的那位……
除了他已經坐上那個位置之外,行事魄力,也不及九公子多矣!
大臣宗室們稱讚他時,總說他仁厚寬和。
當然,作為皇帝,仁厚寬和也不見得不好,守成還是可以的。
……如果他沒有一個如九公子那般心機魄力又心繫天下的堂兄弟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