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傳來喧譁之聲,似乎是有援兵到了。
41。 第41章
孫策親自披掛上了哨塔,往對岸看了兩眼,翹起嘴角一笑,對身邊面有憂色的人們說:“挺好的。總比連屁都不放一個要好的多。”
大帳裡的人都跟著孫策去了,只剩下一個。
周瑜停止了擺弄沙子,一推刮檔,沙盤立刻變得平平整整,上面排列的兩軍地形消失得無影無蹤。他靠在一根柱子上放鬆身體,坐在地上閉起眼睛開始養神。
呼吸盡量平穩,身體儘量放鬆,長長的睫毛卻在微微顫抖。
只需要一個變數,一個就夠了……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孫策軍現在紮營的地方,就是黃祖本來屯兵的地方。聽說孫策率兵攻打,老狐狸毫不猶豫的撤回北岸,營盤整齊,防禦做得滴水不漏。雙方都擅長水戰。這個時候誰先動,讓對方摸清了自己的動向,誰就被動。
從一開始,每個人就都知道這是一場硬仗。周瑜從來就沒想過要投機取巧,或者僥倖贏這一場。他只是希望能夠避免慘勝或者是輸。現在的孫策軍遠遠無法承擔這兩種情況所帶來的後果。不知道伯符從哪裡來得這種自信和無所畏懼,認為自己一定可以打下黃祖。他不想點破,因為主帥的自信和鋒芒一向是讓這隻軍隊人人奮不顧身的動力。可是背地裡,他甚至已經在盤算如何才能說服伯符暫時放棄荊州,怎樣安全的撤軍。
可是這根本不可能。他不禁笑了。那個目光深邃的男子的目標根本不是荊州,甚至不是黃祖,而是那個七年前的那個不可超越的英魂。
當他七年前拿著那隻箭來找他的時候,周瑜就已經明白了:讓他放棄,不可能。
或許更早——在那雙剛剛失去了生命的光彩的眸子中,映出的那張英俊而略顯稚嫩的面孔,悲憤卻又鎮定的神色。拿起長矛,趁著對方不知道主帥已死,指揮著父親的手下,從敵人腹地全身而退。所以袁術趁機花了那麼多時間和力氣來分化孫家的勢力,竟然抵不上這個弱冠少年一個立馬揚鞭振臂一呼。好不容易有了足夠一拼的實力,讓他放棄,不可能。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思緒,周瑜回了回神——是累了,不然這個關頭怎麼突然變得多愁善感了起來?
“報!在下白虎營丁酉什長聶遠,有要事稟報主公。
面前的人聽自報應該是呂範手下。呂範正當值巡營,不會有錯。周瑜點點頭,說道:“主公不在,有什麼事情不妨先說給我聽。”
那人顯然認得周瑜:“啟稟將軍,江對岸有使節求見主公。”
這個訊息,孫策知道得比任何人都早。
他就在哨塔上看著那隻小船划過來的。他就呆在那裡悠閒地看著,彷彿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還抬了抬下巴問身邊的孫韶:“哎,你猜這人是誰派來的?”
孫韶遲疑了一下,反問道:“難道不是黃祖?”
孫策嗤笑道:“不可能。那老東西跟我有什麼好談的。這個人,不是劉表派來的,就是劉表身邊的人派來的。”孫策著看著那船越靠越近,臉上一直掛著面具般僵硬的微笑。忽然他抬了抬眉毛,沒頭沒腦地蹦出一句話:“其實想想看,黃祖也挺可憐的。”
看著孫策一臉諱莫如深的表情,孫韶一頭霧水。不過有一點他清楚,如果貓都覺得狗可憐了,那麼那隻狗一定真的是非常可憐的了。
這一次,孫策破天荒地給足了荊州面子,居然召集了眾人在點將臺上會見來使。
面對千軍萬馬,一臉殺氣的諸將,來使然面無懼色,將右手背在身後,僅用一隻左手將書呈上:“在下辛離,受吾主劉景升之命,交呈討逆將軍親啟。”
主簿張紘接過書信,拆開封裝,大聲誦讀出來:“江東孫策,矯帝袁術之逆臣也。其父不遜,子猶不肖,興無妄之師,討盛名之士。江東英傑,多受其害,狻猊之心,猶未竟已。我荊襄九郡,兵多將廣,民富國強。上乘天運,下順民意,江表英豪,八方才俊鹹來歸附。今譴平寇將軍劉虎,南陽韓晞前來助陣。爾等豎子之力,益早圖歸。勿重蹈爾父之覆轍,名裂身殞,自取其辱爾。”
潛臺詞是——孫策!你老子不是我對手,你小子更不是!還是乖乖回家喝奶去吧!
帳下眾將,尤其黃蓋,程普這些曾經跟隨孫堅的老將聽了,暗暗握緊了雙拳。
孫策笑了。本來就英俊的臉,笑起來耀眼得令人暈眩。他接過來信,掃了一眼,對辛離說:“看來你家主公不是很看重你呀。劉表自詡求賢若渴,這種明顯來送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