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頁)
水一起劃過臉頰,昏暗的道路盡頭是亮著明燈的蓬萊閣湖畔。
她忽然很害怕看到程清璿,害怕看到他因此藥方而神色倦倦的容顏,害怕面對的那一剎那自己會無地自容、難以自恃。
可即便這麼想,若芸還是第一時間衝到了九曲廊橋上,雨水順著飛簷砸落一顆顆水珠,靜謐的湖水漣漪泛泛,雨中的荷葉不住的搖曳。
她一眼便見到他長身而立在門口,玉似的容顏籠罩在微光之中,雨幕騰起水霧。將他閃著銀光的長袍籠罩。
“為什麼要用那種藥方?!別的,不行麼?”若芸與他隔著幾步距離在廊橋上站定,喊出聲來。
他意欲上前卻被她痛楚的神色所制止,恍然道:“既然知道,你更該按時服藥。否則誤了時辰,我還得去另調一副來。”
觸到他悠遠的目光,她握著傘柄的雙手微微顫抖起來,:“所以,你這是新調的?”她瞅著他身後桌上的藥碗,猛地退後一步,“你回答我。為什麼不用別的?或者別的替代?”
“扶蘇皇族壽命逾百年而體質清澈,鮮血是最好的藥引。這副藥方,是保心脈、安神固本最好的秘方。”程清璿忽然正色,毫無保留的說道,又微微嘆息,低聲補充。“你的事,我也不願假手他人。”
“所以,你當初在王府便囑咐我一定要喝……”若芸望著雨幕中他含笑自若的神色,每呼吸一次都感到徹骨的疼,可還是咬著牙緩緩道:“你告訴我。那日宮中我所見的人,是你還是夢?!”
“你求我救榮錦桓的江山。”程清璿略苦澀的回答。
“那信?”若芸咬了咬唇,已然哽咽。
“赤炎送信未離京時,便遇上我。”程清璿坦然答道。
“金殿外的陣法呢?”若芸勉強站著,沙啞的開口。
“可惜破之後,南疆起火,我不得再做停留。”程清璿嘆息一聲,似有遺憾。
若芸握著傘的手倏然鬆開,她淚眼朦朧的看著那白傘被風吹落湖中,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疑慮與彷徨已如雨水般尚未在湖中沉浮便悄然湮滅。
她抬手接著清澈無比的雨珠,頓悟這就是程清璿曾說的“無根之水”,恍然問道:“你來此取水,是用來調製藥丸的麼?見效如此之快,這是禁術,對不對?”
她對他扯出一個無比難看的笑容,看到他默許般的合了閤眼,不禁悲從中來。
這一回他沒有回答,而是緩走兩步到雨中,同她一起站在大雨之下,凝神而望。
若芸聽著驚雷怒吼,恍然失笑。從一開始,她就想錯了,她以為一切已經結束,所以無論如何,都覺得自己是一個人,以為他生氣也好、去江南避而不見也罷,她看不到他的遲疑和掙扎,她只認為自己去了一個他看不到、不願看到她的地方。
她朝他道歉他只欣然一笑,原來與她心灰意冷、拒絕再看相比,一時的誤解根本無足輕重,他淡泊一身,也決計不會為此等事執著。
“進去再說,切莫著涼。”他見她失魂落魄的站了許久仍不動,便出聲提醒著。
“我是皇上的妃嬪。”她沉聲開口,終於問出關鍵所在,榮玉芸的錐心吶喊尚在耳畔,“不配站在這裡。”
程清璿聞言蹙眉,看著她雖鼓起勇氣說著,可神色卻小心而黯淡,不由低嘆一聲,溫言道:“榮錦桓親自廢了你,你便不是嬪妃了。”
“即便不是,我也會讓你蒙羞。”若芸提了口氣決然道,她深知自己即便與榮錦桓沒有肌膚之親,風言風語也足夠讓他為難,何況還有當日宮中爭而不得的傳聞。
程清璿緩緩的搖頭,注視著她蒼白的臉色,平靜而柔和的開口:“你在,我又何懼其他?”
若芸猛的咬唇,聽他一字一頓,說的每一個字都像是尖刀刮骨一般讓她痛極又釋然,忍著眼淚輕輕地道:“早知如此,我又何必煩惱……”
“我已同大哥商定,天頤的事一結束便帶你回扶蘇,交出尊主之位,所以,你無須擔憂。”他說著,矚目而笑。
“程清肅說的竟然是真的……”若芸闔眼,任由淚水淌下,問出最後一個問題,“可會同皇上起衝突?”
程清璿搖了搖頭,語氣肯定的道:“榮錦桓不會硬來,這一點我十分肯定。”
若芸下意識抬眸,眼見他篤定站著,驚覺他竟也有那渾然天成的氣魄,不禁怔怔。
“進去再說。”程清璿伸手拉過她,規勸著。
若芸卻不為所動,而是抬手解了溼透的外衫拋卻,又拔掉髮簪讓青絲瀉下,眸光閃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