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想站在高處看看這裡的全貌是真,可惜柿子樹並不高,我看不到全貌只看到了不遠的“罄竹書院”,只要是書院就會有書,我並不酷愛讀書,但現在,唯有書才能讓我瞭解這個時代的一些事情。
我翻看了好幾本,都是生硬難懂的古文,用筆畫繁複的繁體字寫著,雖不懂其意,我卻看出這些書都是醫書,我不死心的又看了好幾本,還是醫書。
難道這書院裡都是醫書?我想起滿院子曬的草藥,是了,這裡很可能都是醫書。
我不再胡亂翻書,而是靠著書架看掛在牆壁上的字畫,字很草我基本看不懂,也不想看懂,我只關心上面用小篆體寫的落款:熙元五年春 慕容孝雲;熙元十一年秋夜 舒玄。幾幅字畫都是熙元年間,畫畫寫字的人不是姓慕容就是姓舒,姓慕容也不奇怪,那姓舒的字畫掛這麼多又是為什麼,想起剛才翻的幾本書裡有一本正是姓舒的寫的,是了,姓舒的一定是醫學方面的奇才,處於崇拜掛姓舒的字畫也是正常。
原來是這樣,我有些無聊的咂咂嘴,心裡想著或許可以從眾多的書中找到《本草綱目》,如果有,就說明我現在至少在明代,如果沒有,那就說明是在明代之前,只是我腦中回憶了一下我還算較熟的明、清兩代,好像並沒有哪一代以熙元為年號,那就應該是明代之前,《本草綱目》也就不存在,至於其他朝代的醫學著作,就算叫得出名字,也早不記得是對應什麼朝代的,所以找到也沒有什麼用。
我打了個哈欠,覺得來這個書院毫無意義,古人藏書多是史啊詩啊什麼的,這家卻偏偏只有醫書,不過也對,史、詩用處不大,多看醫書倒是可以治病救人。
我站起身,拍去身上的灰塵,人走出去,因為室內室外明暗的差別,走出來忽然覺得這不起眼的小院也美麗動人起來,只見門口放著超大的兩口大缸,裡面裝著水,有魚兒在裡面遊,估計是為了忽來的火災準備的,那魚純粹是為了好看,大火一來,自然會成為條條烤魚。院裡還有兩棵梅樹,現在不是梅花開放的季節,想來到了冬天又是一番景像。旁邊廂房前還有幾株盆景,形態一般卻與此處的氛圍搭的極好,我環顧了下四周,細細品,這裡倒是個讀書的好地方,為什麼進來時沒發現呢?
正想著,眼角瞥見旁邊的右廂房裡竟然有人影晃動,我剛進來時一心只想著進書院看書,完全忽略了旁邊的廂房裡竟然有人,我心裡一驚,轉頭看過去,竟是那日來探望過我青年,從開著的窗內可以看到他雙手負在身後,來回走著,並沒發現我的存在,我吁了口氣,心裡想著,就算他看到,我一味裝瘋賣傻就行了。
所以也不急著躲開,而是走近看他到底在幹什麼?
走近才看到原來裡面還坐著幾個孩子,那日跟青年一起來的少年也在,那青年就在這幾個孩子之間走來走去,此時情景倒像是私塾教書的場景,只是應該有朗朗讀書聲才對,為什麼幾個小腦袋只顧埋頭猛寫,在考試嗎?
我正想著,忽然聽到青年叫起其中一個少年:“你說是多少個?”
那少年穿著一般,像是傭人的子女,吸吸鼻子道:“三少爺您就放過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