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單純的楚懷王(第4/4 頁)
的啊,後臺都沒了。
所以為什麼韓國就只剩下十座城池,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內史騰就能滅掉的國家,一直活到了嬴政親政之後才滅掉。
因為嬴政就藉著嫪毐叛亂這件事,一舉掃蕩了盤亙在秦國朝堂複雜錯亂的各國勢力。
這楚王一到就被劫持了。
小寶貝,你就別走了!要走也行。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把巫郡和黔中郡割讓給我,我馬上讓你走。
楚懷王傻是傻了點,多少是個有骨氣的人,要地,沒門,大不了你殺了我。
嗯,這裡實名批評一下宋朝某些,啊,不對,大部分皇帝,人家這刀都架脖子上也沒割地,宋朝皇帝倒好,打輸了賠錢,打贏了還賠錢,還甚至幹過主動把土地給別人的事,我是真的不能理解。]
趙匡胤左顧右盼再找什麼東西,只見趙光義眼疾手快的寄來一根棍子:“皇兄,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吧,太丟人了,從夏商周到後世人都看見了。”
叔叔,你少說些話吧,你這是想我死啊。
“父皇,兒臣有罪,兒臣不配做這大宋太子,請父皇廢太子,立賢明之人為太子!”
[但咱們懷王有骨氣。他兒子可就不行了。
太子熊橫向齊國割讓下東國五百里地,從而得以回國繼承王位,是為楚頃襄王。
不過嘛,回國之後,熊橫也是學到了縱橫家的精髓,我可沒說過五百里,五里要不要?
不要啊!那你來打我啊,笨蛋!
嗯,不出所料的楚國打不過,趕快到秦國搬救兵。
秦王,看在都是蠻夷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秦國幫了,但是隔了不到一年,這秦國越想越氣,好傢伙,你不割地給我,我還幫你打了仗,太虧了。 幹他一波!
楚頃襄王元年,秦軍斬首五萬,取析地十五城而去。
楚頃襄王二年,楚懷王開始了大逃亡,秦國發覺後便關閉了通往楚國的道路。
懷王逃到趙國,趙國不讓他入境,畢竟你讓他入境吧,得罪秦國。
你要放他回到楚國,楚王現在可不是他,又得罪了楚國,乾脆你別進來。
你去其他國家看看,有沒有膽大的好心人收留你,我是不敢。
懷王企圖逃往魏國,但被秦國追兵捉住。懷王只好再次回到了秦國。
楚頃襄王三年,楚懷王在咸陽病逝。秦國把遺體送還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故范增說:“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而屈原,自從新任楚王上位,那是一個不受待見,說話又不好聽,你還還和我父王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我是喊你小爹還是小媽?
你去南方吧,咱們眼不見心不煩。
而屈原一走,這朝堂是一片歌舞昇平。
朝堂很好,就是外面嘛,很不好,對秦國那是屢戰屢敗。
直到那一年,秦國名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焚燬楚國的宗廟和夷陵。
屈原這下是徹底絕望了,愛人愛人死在了秦國。
國家連首都,祖宗宗廟都被敵人佔領了。
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啊,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終於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裡自殺了。
而楚國還在苟延殘喘的活著,直到等到嬴政的到來。
而教員對屈原的評價很中肯:“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pS:歷代對屈原評價
司馬遷:“屈原雖流放,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班固:”雖非是明智之士,可謂妙才也。”
李白:“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蘇軾:“吾文終其身企慕而不能及萬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梁啟超:屈原是“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