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烈的性子,真想不到。
咦?
雲若辰心裡剛感慨完,忽然猛然一醒,是了。
她剛剛就覺得楚青波的容貌有些眼熟,又想不起曾在哪裡見過這樣的美男子。現在才突然想到,他和葉樅長得有三分相似。
那個在深夜的山間如鬼魅般忽隱忽現的面具冰山男,儘管只見過他半張臉,雲若辰還是牢牢記著他的長相。
不過,他們應該沒有什麼關係才對。畢竟一個是江湖神秘組織的頭目,一個是身份高貴的總督公子,大概是不會在家族譜系上有任何交集的吧?
她的注意力再次回到楚青波的人命官司上來。照理說,楚青波如果被告殺人,縱使是自衛,也不能來參加科舉才對啊?
但楚青波果然很聰明。他在公堂上一口咬定自己只是路過,說那三個人是互毆而死,他完全沒動過手。
從一開始,他的口供就沒有任何漏洞,就算有好些證人說那三人就是故意去找他麻煩的,他也不承認。
沒有目擊證人,也沒有指紋鑑定的技術可以判斷他曾經握過兇刀。在他擺明父親身份後,縣令不敢對他用刑逼供。
而後,楚總督派出了幾名得力管事私下來與縣令談話。作為主考官的縣令本來就愛惜楚青波的才華,又不想得罪楚總督,便打算再上堂走個過場將他無罪釋放。
可那三名死者的家屬不幹了。他們的家族在本地也是子弟眾多,於是糾結族人來到公堂上,指責縣令大人罔顧人命,甚至攻擊楚青波能夠考出童生試第一名的成績是知縣為了討好總督才得的……
“那就當場再考一次吧。”
一直靜立在公堂中的少年,冷眼看著洶湧激動的人潮,輕輕丟出這句話。
“隨便誰出什麼題目。我都可以考。”
這句話,讓無數趕來看好戲的老百姓興奮起來。他們所在的東南名城蘭江城,原本就是文教興盛之地,名士宿儒非常非常多。
起初的時候,只是死者家族請來了一些比較出名的老先生。
老先生們將四書五經上的內容任意擷取出來,楚青波每一題都能隨口破題,釋義,甚至只要老先生提出一句他就可以接著背下去。
這下,連知縣大人都震動了。很快的,又不知是誰請來了文壇地位更高的一些名士,他們不考書本,考楚青波作文。
楚青波就像根本不需要思考的時間,來一個題目就寫一篇時文,每一篇都老辣瀟灑,而即使他寫得再快,呈現在卷子上的依然是那一筆一劃都圓潤齊整、美觀秀麗的館閣體,連一點墨星都沒有。
十多位名士們輪流批閱他的文章,誰都說不出不好。雖然楚青波的文章不算上乘,可他才十二歲!放在童生之中,已經是超水平的文采。
至此,不再有人懷疑他童生試榜首的成績是作假。可死者家屬還不肯死心,因為童生試最後一題,必須是寫一首應帖詩。
詩詞這種東西,非要有深厚積累才能做出。他小小年紀,就算能背書,能寫出規矩的時文,可他的詩能寫到第一的程度嗎!這肯定還是有問題!
“於是,楚青波又寫了詩?”
雲若辰大概能猜到事情接下來的發展了。楚青波,是挺厲害的啊……
仝昊嘆了口氣,說:“他寫了一百首詩。”
啊?
這下不僅是雲若辰,連顧澈都驚呆了。
那天,公堂審案因為拖得太久已到了晚上,可衙門內外沒有一個人想走。連擠在衙門外街上的人,都在興奮不已地等著楚公子寫出一首漂亮的詩來,狠狠地反駁死者家屬的質疑。
可誰也沒想到,楚青波寫詩了,一口氣就寫了一百首。
從華燈初上,一直寫到敲三更鼓,他的筆完全沒有停過。
整座蘭江城都在為他瘋狂。
因為琢磨怎麼把楚青波寫好,這章寫得很慢很慢,請見諒……
第八十七章:趙玄背後的勢力
這世上有些人,天生註定要成為傳奇。
比如楚青波。
那一夜,蘭江城無人入睡,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著楚青波的事蹟。他的詩,寫一首就傳出來一首,連青樓裡的姐兒們都丟下了平時常唱的纏綿曲子,改唱“小楚公子”的詩詞。
詠物,喻情,諷古,議事,季節交替的感傷,時光飛逝的隱憂。每一首都稱不上傳世名詩,但每一首都有可讀之處,還常常有些閃光的金句點綴期間。
這些詩,他後來也承認,絕大多數並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