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說,連一直在清華宮裡修佛的段太妃,都會來和小輩們一道湊湊熱鬧呢。
自從那位長公主離京後,宮裡可有日子沒這麼熱鬧了。
天剛擦黑,御花園中便已滿園燈火。琳琅的花燈如天空繁星般,將御花園照耀得璀璨輝煌,好似神宮仙殿。去年皇后娘娘才讓人翻整過御花園,重新栽了花木,改了佈置,如今稍加裝扮就已足夠奢華。
反正現在內庫不差錢,把宮裡修整得漂亮點也是應該的。
明光帝在位的二十年,是大慶朝三百年來最繁華富裕的二十年,早已是朝野公認的事實。尤其是最近幾年,連年豐收,海內昌平,新開設的幾個口岸也開始有了盈利。在前幾朝空虛得可以餓死老鼠的國庫,漸漸有了餘錢,民間百姓的生活也好過了起來。
這一切,大家自然都歸功到他們英明睿智、聖德無比的陛下身上了。要不是陛下曾經嚴厲斥責過一些企圖獻上“祥瑞”,或是寫文章阿諛奉承走捷徑的官員,遏制了朝野間將他神化的獻媚風氣,現在肯定已出現了林林總總的所謂盛世祥瑞了。
當然,朝廷的重臣們,都清楚這大好局面,是“那位”辛苦多年打下的良好基礎。只是如今大家都有默契,人前人後都儘量少提起“那位”的名字。天子已親政,而且做得很好,過去的事……就不好再提了吧。
晚膳時辰將到,被邀請的宗親貴族們,陸續在內侍的引領下來到御花園。在屏風的另一邊,盛裝的女眷們也都一一入席,在喜樂融融的氣氛下含蓄地爭奇鬥豔。
只要有女人在的地方,就永遠免不了比衣裳、首飾、妝容、髮型,乃至誰家新娶了媳婦,誰家又添了兒孫,誰家的產業又賺錢了……都是競爭話題。
不過,畢竟是在宮裡,大家的態度還算收斂。況且這會兒也沒法專心投入地聊天,那幾位正主兒還沒出來呢!
賓客到齊不久,便看到一隊嚴妝宮娥提著花燈,分花拂柳而來。眾人都不由得伸長了脖子,知道是後宮貴人要出來了。
果然聽得司禮太監揚聲唱道“太妃娘娘、皇后娘娘、貴妃娘娘駕到”,眾人忙都起身迎接。
現如今宮裡被稱為“太妃”的其實也有幾位,那都是前兩位先帝的妃嬪們,但都沒人關心,她們也不出來走動,都老老實實地住在自己的小宮殿裡。元啟帝時期的老人沒剩下幾位了,永嘉帝的後宮本來人就不多,況且又都沒孩子。
能夠時常被大家所關注的“太妃娘娘”,只有那一位:皇上的先祖父,元啟帝的皇貴妃,段太妃。
在先帝永嘉還在世時,就十分尊敬段太妃,完全像侍奉親生母親一樣侍奉她老人家。人人都說,段太妃太有福氣。雖說自己沒有兒女,當初卻是慧眼識珠,在先帝還是個不受寵的王爺時就很支援他,和先帝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才得了這般善果。
像她這樣隔了兩朝的老人,還能堂而皇之地住在清華宮裡,份例也是宮裡最高的,比皇后娘娘還有地位,可不是異數?
但只有宮裡的老人,很清楚先帝永嘉與當今陛下對段太妃恭敬孝順的緣故。
都是因為“那位”孝敬段太妃,說要給段太妃養老,不許旁人怠慢了段太妃……段太妃才會風光至今吧。
不過段太妃也很懂做人,從不插手宮裡的大小事務,只是淡定地安享尊榮。平日裡,吃吃齋,念念佛,日子倒也逍遙。
所以皇后娘娘對這位“皇祖母”,也是恭謹至極。這不,一路行來,都是皇后親自攙扶著年近古稀的段太妃,依足了孝道,又引來陣陣讚美之聲。
這位皇后是陛下的原配,姓方,出生京城書香世家,但父親和祖父都只是秀才。家裡有做官的,最多也只到五品,還是在些不要不緊的清水衙門裡。
這倒是慶朝選擇后妃的一貫標準,只要身家清白即可,高門貴女反而不受歡迎。外戚在慶朝從來就沒成過氣候,便是因為有著這條規矩。
方皇后相貌秀美,氣度雍容,雖然是小家碧玉,卻有著不輸宗室千金的高貴風範。當初她剛成為皇后時,在一些聚會上,還有些不識相的貴女想在背地裡取笑她只是個“秀才的女兒”,卻被她一一巧妙地落了臉面,誰也討不了好。
剛開始大家還挺意外,小戶人家也有這麼出色的女子?後來想到,這是“那位”千挑萬選出來的弟媳婦,也就釋然了。而且“那位”還時常進宮,幾乎是手把手地教導方皇后如何治理六宮,又把自己在後宮的心腹全交到了方皇后手上。
有了“那位”撐腰,方皇后不但迅速贏得了陛下的歡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