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椎母改趕嗉倘ナ潰�=夥藕螅����渡砩緇嶂饕褰ㄉ瑁�誶硨;�黨У憊�導渲魅危�牢�思都際Α�1980年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生活。他曾經當過縣四屆人大代表、縣委委員、五屆政協委員、省勞模,1995年獲中國僑聯頒發“赤子功勳”榮譽證書。他有四個兒子,如今子孫滿堂。子孫有從事貿易工作的,也有在政府工作的。他們家還在瓊海市開了一家“金海五交燈飾商店”,經濟條件在當地算是中上等的。1999年,澳門迴歸,王老作為一個從舊中國走過來的華僑,興奮之極,拿出家底招待全村200人痛飲一場。王老前幾年病逝,但他的兒子們將父親一生奮鬥所獲得的獎章和照片,都儲存得非常完好,特別是父親的結婚證,讓我們見到都很感動!從照片中看得出王老的老伴兒年輕時是個漂亮的湖南妹子。
南僑機工多少往事可以追憶(17)
剛與這大家族合完影,王雲峰的孫女王鳳麗就來到我們跟前,準備領著我們一起去見她的奶奶阿蓮。看來,瓊海籍的南僑機工們及後代、家庭之間相互來往,彼此都很熟悉。
汽車沿著一段鄉村的狹小泥土路行駛,最後停在村後的一個山坡上。眼前的村莊,是一排排整潔的平房。我們一行帶著鞭炮和水果禮品,走過一段小小的村路,來到已故的南僑機工王雲峰的家。
王雲峰之子王詩瓊,今年已有六十多歲,從瓊海市印刷廠退休後,就在農村的家裡精心地照顧母親阿蓮的生活。他性格內向而靦腆,不善於交流,為人正直而誠實。他母親阿蓮告訴我們,王詩瓊的性格隨父親王雲峰。看到他對母親照料得這麼細緻,王詩瓊真是一個孝子。
阿蓮的孫女王鳳麗已成家,和丈夫一起剛剛開辦一傢俬人小企業。
阿蓮老人今年也已80多歲,耳背,腿腳行走也不方便,日常要靠兒子幫助才能走動。但她的眼睛很好,她知道我們是客人,專程來看望她老人家,高興地朝我們點頭微笑。
我將來意告訴王詩瓊及家人:
“我去年在父親的檔案裡發現,1951年7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的任職簡歷中,有我父親親手寫的一段內容,論述他抗戰時期在印度的證明人,這個人就是你的父親王雲峰。他們曾經在西南運輸處第九大隊一起共事,後來參加中國駐印軍,在印度炮四團;解放後,又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到朝鮮去抗美援朝。雖然他們已不在世,但父輩相同的經歷,以及由這段歷史所產生的特殊情感,總是驅動著我,希望能夠早日見到你們。今天終於見到了,特別是阿蓮大嫂。”
王詩瓊有些激動,從家藏中取出父親存下的唯一一塊“抗美援朝”紀念章,並告訴我,抗戰時存留的一切東西,“文革”中被造反派抄光。
因為戰爭,給這個家庭留下了許多悲歡離合而傳奇的故事。六十多年前的往事,王詩瓊一幕幕平淡而真實地向我道來。
王雲峰,1916年生。1934年在家鄉瓊海鄉村與阿蓮結婚,第二年生下了一個兒子。1936年,王雲峰從海口漂洋過海去了新加坡。1939年2月海南島淪陷,妻兒老少在日寇的槍口下掙扎,這一訊息傳到南洋,激起了愛國華僑和熱血青年的抗日烈火。1939年8月響應陳嘉庚的號召,王雲峰參加第九批迴國服務團,編入軍事委員會西南運輸處第九大隊,在滇緬公路上投身抗戰運輸。1942年5月惠通橋炸斷,從此滇緬公路中斷,加上太平洋戰爭爆發、南洋淪陷,他生活無助,便應徵到印度參加搶運援華軍火,最後轉入中國駐印軍炮兵團,在印度蘭姆伽整訓,後參加緬甸反擊日寇戰爭。1945年他從印度回到國內昆明,後調貴州繼續從事抗戰運輸工作。抗戰勝利後,編入國民黨炮兵團,後脫離國民黨部隊參加解放軍。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2年受傷回到祖國養傷,同年復員回到海南瓊海家鄉。
1939年海南島淪陷後,妻兒從家鄉到新加坡尋找王雲峰的下落,杳無音信,最後妻子只好與一位善良的鄉僑成家,在新加坡生兒育女。而王雲峰的母親也以為王雲峰已犧牲,便在1942年按海南家鄉的習慣為他修墳、立神位,沒有想到1952年他卻活著回到家鄉,從此,家鄉流傳他是死而復活。當改嫁的妻子最後得知,王雲峰竟然還活著,並且已經回到了故鄉瓊海,痴情的阿蓮便帶著新加坡的孩子們回到了王雲峰的身邊。這就是被人們誦傳為“破鏡重圓”的傳奇故事。
報效祖國的熱情激勵著每一位年輕的華僑。其中,瞞著家人改名應徵的海南籍南僑機工謝章農,就是其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