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班,待在家裡更加容易寂寞,而老公回家的時間卻逐漸減少,這就讓我們的情感逐漸走向兩極。
我後來才發現,他經常逃避著家,並不是我不好,而是感覺我太在乎他了,太累,才尋找別人去放鬆。
有一次,他告訴我香港那邊的事務繁忙,要待一週才回來,但我一個女性朋友無意中卻在福建一個小小的旅遊區———東山島,看到他跟一個年輕靚女在海里戲水。
我終於感悟,對男人的愛,並不是與你的付出成正比的。有時反而成反比。
維持婚姻,關係微妙
從2000年開始,就逐漸有一些關於老公的情感新聞。說實在的,再堅強的女人,對這方面都是很在乎的,很脆弱的。剛開始,我努力想捕捉點什麼東西,但總是徒勞無獲。
後來,我在生活中,逐漸學會了照顧自己,為了自己的生活和身體,我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私生活。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特別保守的女人,但也不是像有些前衛女人那麼開放,所以我總是在收放之間,感到很難掌握。
這幾年,我逐漸悟出一種現象:在商海里混的男人,你別指望他們在肉體上或感情上有多純潔,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哪個地方的男人都一樣。男人不回家,必定有真實的謊言,你想管是管不住的。我現在不會去要求他對我怎麼樣,只要不給我惹麻煩就夠了。
所以,在夫妻感情上,我現在一般是採取各自自由的生活方式,他不管我,我也不管他的私生活。當然,如果他回家的時候,我們也都親密地在一起。
我自己把這種感情叫“兩室一廳感情”,就是說,在一個家庭的前提下,各自有一個自由的空間,這個空間是可以各自關起門來的。各自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包括隱私的事情。
我能說的就這麼多,不能再往下說了。有些感情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想,你們做記者的,這方面比我瞭解得多,我不說你也清楚。
情感透視與分析
任何自由都應該有個度,過猶不及。夫妻感情也是一樣。不要以為互相給對方以獨立的空間,感情就能長久,婚姻就能牢靠,其實,這樣也可能走另一個極端:感情越走越遠,組成婚姻的兩部分越拉越開。
倪婉芸夫妻不管從外貌、家庭背景、感情基礎,還是從兩人的學識和社會地位看,都可是說是“最佳搭檔”。這樣的婚姻令多少人羨慕?!
男人有了更大的事業,相對來說自由的空間也大一些,但這並不能成為私生活自由的理由。女人也不能因為想管也管不了,就採取各自保留自己的私生活空間,以此來達到一種無奈的心理平衡。這是似乎是悲觀生活的選擇方式。
沒有了他,我想到自殺
姓 名:鍾小蜀
年 齡:31歲
職 業:總經理助理
簡 介:任過企業文員,現任職於某港資企業,住深圳灣某豪宅,單身。
長期以來,我除了他,沒有交過別的男人。他一走,儘管我跟他的感情不是愛情,但就跟我那條小狗死了一樣,我非常痛苦,非常牽掛,我很希望他徹底離開我,但又很幻想他突然會回到我身邊。沒有了他,我像一隻鳥籠裡的孤獨鳥,以前都是他照顧著我,以後我的日子不知道怎麼過,所以我想到自殺。
作者手記:
7月17日上午,鍾小蜀第一次給記者打電話時,一開口就哭著說:“吳先生,我跟你打完這個電話就要自殺了。”這是記者第一次接到這麼“嚴重”的情感熱線。心裡沒有苦楚的人,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記者說了很多安慰她的話,先穩住她的情緒,然後約她找個時間見面,願意傾聽她的故事。
第二天下午3點鐘,記者跟她在羅湖布心尚島咖啡屋見面。她一股腦兒把內心話都倒了出來。直到6點多鐘,記者只有傾聽,幾乎沒有插話的餘地。
不小心成了鎮委書記的紅顏
沒有真正窮過的人,絕對不知道有錢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感覺。小時候,我家裡窮得晚上睡覺不關門,小偷也不願意光顧。爸爸可能是窮怕了,變得非常勢利,只要能拿到錢,就是女兒賣身來的,他也喜滋滋地用手指沾著口水算得很滿足。每當我想起這個場景,我總是感覺很悲哀。
在我讀初中的時候,就經常聽到爸爸嘮叨:我只能養你到18歲,不管你考不考得上大學,你都要自己養活自己。這個嘮叨,一直伴隨著我到了高三。
那時,我對考大學非常恐懼,心想:考不上非常丟人,而且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