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宇文圭坐在椅上,靜默良久,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目光從左至右,將廳上眾人一一掃過,一字一頓地道:“天下武學源流眾多,門派紛雜,莫衷一是,老夫多年來有個心願,就是著述一本《天下武學總要》,將各派武功盡數囊括在內,去粗存精,去偽存真,歷經十年,近日終於完成。”此言一出,聽者無不譁然:“天下各家各派的武功各有所長,繁複奧妙,更有許多是秘本或口傳,卻不知他從何處得來?竟能以一人之力,將各派武學總括入一部書之內,確是震古爍今的創舉。”對這藏劍山莊主人頓時油然而生敬意。只見宇文圭高踞黃金寶座之上,睥睨群雄,繼續一字一頓地道:“各派武功雖秘不外傳,但我藏劍山莊總攬天下武學,何求不得?這本書共收錄一千零八十三派,五千四百七十二種武功。老夫將他們分門別類,評點優劣,其中大多乏善可陳,貽笑大方。然念其究屬武林一脈,凡有絲毫可取可觀之處者,皆一一收錄在內。畢竟各派武功都是歷代才智之士經反覆琢磨、千錘百煉而創成,無論如何鄙陋,多少總有些獨到之處。”書包 網 bookbao。 想看書來書包網
57
眾人心想:“我們的武功家數在你藏劍山莊看來自然值不得幾文。‘仙劍九如,乘龍御風!’,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境界,又何必花費十年的時間將我們這些看不上眼的武學一一收錄評點?”卻聽宇文圭道:“這一千零八十三派之中,畢竟還是以天山派、崑崙派、黃山派、華山派、天目派、九華派、衡山派、遼東參義莊、泰山派、嵩山派、點蒼派、峨嵋派、青城派、蓬萊派、天台派、恆山派、崆峒派、河南中州劍派這十八門派最為傑出。老夫梳理天下武學源流,十年辛苦,得出了一點兒想法,想在這裡與諸位英雄商榷一二。”眾人豎起耳朵,都想聽聽這位天下第一名家究竟有何高見。宇文圭頭顱微微仰起,雙目直盯著天花板正中一個大紅燈籠,鄭重其事地道:“各派武功都是當年才華過人之創派始祖畢生之心血凝成,後世子弟只需謹守規矩,依法習練,便可有成,斷不可自作聰明,亂加改動。否則豈不是好比在一幅傳世之作上信手塗鴉嗎?但偏就有這樣一些人,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是得很,把本派前輩所傳武功枉作更張,亂改一氣。其中,最不像話的就是天台派、九華派和遼東參義莊這三家。天台劍法本以輕靈飄逸見長,卻給人加入了許多刀法中厚重沉穩的招式。九華劍法講究的是小巧綿密,寓攻於守,近年來卻一反常態,走上了大刀闊斧的邪路。遼東參義莊‘雪崩刀法’本以剛猛雄健著稱,這些年來卻越來越變得飄忽難測,把原來的長處丟得一乾二淨。”九華山玉清寺住持不遲大師、天台派柳臨風、遼東參義莊莊主少仁三人聽到這裡,都是心中一動:“這些年來,我花了無數心血,將本門武功發揚光大,把原有的缺點一一彌補,難道這有什麼不對?不管怎麼說,本門武功自改進之後,臨敵之際,威力大增,這是不爭的事實。”高風忽道:“宇文莊主,這我可有些不明白了。前輩所創武功固然不凡,卻也不可能盡善盡美,後來的青年才俊有所興革,揚長避短,有何不可?”宇文圭道:“高師伯所言有理,只是我的意思是不可自恃才高,妄加更易,其實任一門派的武功學到了家都可‘隨心所欲不逾矩’,前輩無數心血所凝成的絕技豈是後輩無知無識之徒隨意改得?只怕是好東西全改丟了,反加了許多不著邊際的旁門左道。”不遲大師、柳臨風、少仁均想:“說不定這位宇文莊主識見超凡,我們確有許多荒謬之處,稍後得便之時再向他詳加請教。”
58
卻聽宇文圭繼續道:“比如說我藏劍山莊的鎮山絕技‘仙劍九如’淵深難測,就算窮盡一生心力,也難以練到最高的境界。若有人想要有所增益,當真是痴心妄想!我想別派情形也差不多。天下哪有這許多強爺勝祖之人?我看倒是不肖子孫更多一些。須知任何武學均需循序漸進,有些人連本門紮根基的功夫還沒練到家,又談何改進師傳絕技?”柳臨風等臉露慚色。宇文圭抖抖衣襟,道:“我藏劍山莊弟子若不能把“紫微劍法”練好,就算我強要教他仙劍九如,那也是萬難領悟的。光這紫微劍法就有三百六十招,上萬種變化,資質平庸之人就是練上三百年也難成功。”天青子心想:“紫微劍法也是道家的武學,師父當年曾說與我們崑崙劍法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卻不知原來竟有這許多變化,想那仙劍九如更是極少有人能夠參悟的了。”宇文圭道:“紫微劍法極為繁複,仙劍九如卻是以簡馭繁,總共只有九式,卻能囊括任何攻守之精妙,實為天下武學的巔峰。當年那狂飆派的冷電不自量力,居然敢以卵擊石,豈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