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鬼入冥界,一身修為便沒有了用處,但論起修煉的話,妖魔人皆可修行。”
“怎麼妖魔還不是一個概念嗎?”若蔚吃了剩下的靈果,砸吧砸吧嘴巴看向小白,此刻小白朝她聳聳肩,攤開小爪,用空空如也的狀態告訴若蔚只此一個。
“小氣。”若蔚拍了拍小白的腦袋,笑罵道。
“非也。”老者開始掉書袋了,像極了夫子無崖,說起無崖,自她從修行班裡畢業後,就極少見到他了,據說是他感覺到世間萬物的奧妙無窮,而自己在嶗山這塊天地呆得久了,視覺出現了鈍感,本著生活是最好的老師一說,下山遊歷去了,至今未歸。
若蔚思緒回到了現實中,正好聽見老者說道:“妖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一般都是自然物修煉的結果,或是採集天地靈氣,自然孕育而成;或是本身為動物或者植物,機緣巧合之下修煉成精;有的一直都是以物化的姿態生存,有得可以幻化成人形。”
譬如聊齋故事中的奇女子,各個別具特色,她眨巴眨巴眼睛,偏著頭問:“那麼魔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所謂的魔,是因惡意、執念、天劫、走火入魔等種種原因產生魔障,最終墮入魔道的六界中人。”老者平緩的語氣在講到魔的時候,不經意地頓了一下,若蔚聽得仔細,仿似沒有發現他的異樣,仍舊是目光炯炯地聽著,可是風忽然間狂嘯著,將老者的聲音吹散開來,斷斷續續,若蔚聽得一知半解。
“魔障?”她撫摸著小白的毛絨絨的腦袋,想起了傀儡師。
“是的,世間有邪惡,醜陋,仇恨,戰爭,私慾等魔障,這些魔障,不僅妖魔有,人界、冥界、仙界、神界的人都有,只不過有些是被心中的魔障所駕馭,喪失了自我和本心,有些則是與心中的魔障抗衡,維持正氣浩然。”
“前輩,修真之人,是否也並非都有一顆向善之心?”若蔚點點頭,開口這樣問到。
似乎是沒有料想到若蔚會直接提這個尖銳的問題,一時噎住,末了才想起問她:“你怎麼會這麼想?”
“因為……”若蔚彷彿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低下了頭。
老者以為若蔚是孩子心性,只當他是隨口問問,想了想,還是直白地回答:“亂世中修真者多半是以除魔衛道,匡扶正義為己任,但有些修真者只修法力,不修心境。”
大多數的修真者,只是為了在亂世中守護心中的小天地,虛構一個安寧的景象,但由於有了超乎常人的力量,所以有些表現出的嘴臉就更加醜惡,要是見了弱的修真者帶著寶物,奪寶殺人的事情也是幹得出來的,有時甚至因為口角之爭就殘殺散修,要不是若蔚靠了嶗山這座大山,就連她也不知,會為了生存,能夠做出什麼樣的舉動,這些若蔚並非沒有所悟,只是不願意探究許多,於是轉了話題:“那是不是神魔妖都是不死之身?”
“誰與你說的神魔妖都是不死之身?”見老者的眼裡明明白白寫著誤人子弟,若蔚也不開口了,只看著老者,聽他的意見。
“上古眾神與天地同生,卻並不是與天地同壽,伏羲演八卦,女媧補天造人,夸父逐日,精衛填海,黃帝大戰蚩尤,這些傳說你應該都聽過吧?”
若蔚老老實實地點點頭。
“神魔妖並不是不死之身,但凡違背自然規律或者洩露天機者,都會遭受天譴,所謂的因果迴圈,三界眾生,可入輪迴,但更多的是自相殘殺,或者天人五衰,走向寂滅。”
老者的話裡似乎是已有所指,但若蔚只關心一個問題:“那若是三界戰亂,妖魔聯合冥界對人界下手呢?”
其實若蔚會這樣想,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人界雖然歷史悠久,但畢竟數量有限,更不像妖魔根本不用經過計劃生育就被允許一胎多個,但就數量上,就勝過正道許多,那麼人界若是再逢浩劫,不是難以生存?若蔚想起孫悟空一撮猴毛,就可以幻化成無數個猴子猴孫,而且各個武藝都還不錯,若是妖魔也來這麼一出,三界再起紛爭,人界豈不是岌岌可危?
“這點你不用擔心,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老者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正好看見若蔚抬起頭來的臉上分明寫著沒有說服力,頓時也起了解釋的意思:“人界看似是最沒有能力的,實則這千萬年來,一直繁衍生息,確是強大到難以想象的。”
“那人界依靠的是什麼呢?”若蔚疑惑,撫摸著小白脖頸的手停了下來,惹得它回頭呼喚了一聲表示不滿。
“人心!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以後就會懂的。”
“如今這個世道,妖魔猖狂,凡人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