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頁)
正巧他們兄妹脫了孝,這中秋節也要到了,不用守孝了,再加上老太太心情似乎也不錯,還有就是孟之文在衙門裡面做了一件事情得了上司的眼,被誇獎了一通,很有可能官職要再上升一級,孟家眾人歡喜,這中秋節自然要好好過的。
先說孟之文衙門事務吧,孟之文因著為人有些清高,先前在吏部衙門做主事,因著他說話得罪了吏部一位左侍郎,被同僚排擠,竟把他給弄到了農部,孟之文這樣有著爵位,從小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官宦子弟,哪裡下過田,見過種莊稼呢。
他在農部也不過是個擺設,從來不被人重視的,他有爵位,又不缺俸祿,也不喜農部事宜,所以就拿這個不當回事,很有得過且過的味道,可就是前段時間,眼瞧著秋天都到了,南方竟然下了場大雨,淹了好些府縣,弄的救災糧食不夠,朝庭裡邊也是緊張的很,一直心著調運糧食的事情。
天辰帝也在大朝會上感慨了一番,說是朝庭田畝不少,奈何出產太少,原因都在於糧食產量不高,以至於百姓勞作一年也沒有多少富裕糧食,要是有那產量高的產物就好了,到時候百姓豐衣足食,朝中也可以多些存糧,碰到那天災人禍的,也不至於這麼抓瞎呀。
天辰帝不過感慨一番,可那位農部的尚書卻是個實實在在辦事的好官,別人都不上心,他卻上了心,在衙門裡也幾次三番的感慨,更是和一些官員一連幾天的商議怎樣提高糧食產量。
孟之文自然也知道這些事情,他雖然不太管事,可也還有些熱血的,也知道歷朝歷代糧食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一次在月嬋晚間去書房給他送燕窩粥的時候,不由的向月嬋感慨了一番。
他自己倒沒有感覺,可月嬋卻記在心裡,回去之後想了一夜,就想到她前世做鬼的時候胡飄亂蕩的,到了極南邊一個小國,那裡一年四季均是夏季,氣侯炎熱,那裡百姓也很懶惰,糧食也不知道怎麼照料,可就是這樣,那國百姓卻從來不用捱餓,這都在於那國中有一樣糧食很好種植,而且產量極高,在氣侯炎熱的地方,一年可以兩熟甚至三熟。
月嬋就想著,在北方這種糧食一熟產量也不少了,南方可以一年兩熟,以那種糧食的產量來說,更是高的嚇人,不如和孟之文提一下,讓農部派人去那個國中要些糧種來試種,如果成功,倒也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第二日一早,月嬋就和孟之文說起此事,孟之文原來不相信,不過看月嬋言之鑿鑿,就想著自家女兒是被皇上看重的人,總不能空口說白話的,也就信了,等去衙門向農部尚書一提,那尚書頓時高興起來,很是誇讚了孟之文一通。
並且,農部還專門派了人去那個南方小國走一遭,如果真能弄回糧種,種植成功的話,尚書大人都已經承諾了,必替孟之文向皇上請功的。
孟之文這段時間也學的油滑了好多,自然和尚書客氣了一回,把好處分給農部主事和各位同僚,也得了大夥的感激,在衙門裡邊也算有了一定的地位,自然欣喜的很,回家和老太太一說,老太太也很高興,把月嬋大大誇獎了一番,更把中秋節的事宜交到月嬋手上,讓她好好辦理。
這倒是讓月嬋犯了愁,這中秋節年年過,早已沒有什麼稀罕之事了,要辦的出彩真是不容易呢。
第八十二章 父親轉變
午後陽光暖暖照下,一部分透過薄紗窗子射進屋內。
屋子裡的拔步牙床上淡青繡花帳子低垂,床邊繡凳上坐著一個身著粉色長衫,外罩綠色掐牙褙子的丫頭,她一頭烏油油的頭髮挽起,戴了一支鑲珠金簪,正垂頭靜靜做著繡活。
墨綠繡花簾子挑起,一個穿了秋香色衣衫,腰繫翠綠腰帶的丫頭端著一盆水進門,進得門去放在一邊的架子上,緩步走到繡花的丫頭身邊,小聲道:“黃鶯,小姐還沒醒嗎?”。
黃鶯回頭,放下手裡的繡活站起來道:“畫眉姐,小姐還在睡呢,從吃了午飯就睡,直到這會兒還不醒,小姐不會……”
畫眉噓了一聲,把黃鶯拉到一邊:“這說的是什麼話,咱們小姐身子強壯的緊,哪裡會輕易得病,小姐這是累壞了。”
一說起這個,黃鶯也跟著嘆氣:“這也是,這些日子小姐每天哪有一刻空閒,學了這個學那個,還要料理家事,柳姨娘那是什麼話都不說,二小姐不跟著添亂就是好的了,倒是苦了小姐,唉,別說她了,就是咱們看著都覺得累。”
說著話,黃鶯再度坐下拿起繡活又做了起來,一邊做一邊道:“畫眉姐姐要是累了就坐一會兒,我把這個花繡好了就陪你說話。”
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