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3/4 頁)
1923年到1927年期間,透過向外舉借鉅額外債,向內發放救濟貸款,並且進一步改善中、日了關係,才使得日本經濟擺脫蕭條,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發展的時期。1927年日本又爆發金融危機。一些銀行由於擁有大量未經整理的震災票據而週轉不靈,形成擠兌風潮。這次的金融的危機持續了一年多。1929年中、日關係由於日本右翼勢力的活躍開始逐漸惡化,下半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日本經濟專家過於樂觀的估計美國的經濟形勢。1930年美國政府的新經濟政策導致美國經濟持續惡化,加上中、日貿易談判以及中、朝、日三方對話失敗等多種原因的影響,日本經濟陷入惡化。日本經濟惡化的推動了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進一步發展。右翼勢力稱中國偷取了日本的經濟繁榮,中國是日本經濟蕭條的元兇。為了轉移內部壓力,右翼勢力將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中國,就算女人生不出孩子,那都是中國人造成的。
看到這些匯總的材料,楊洪森準備繼續加火,促成中、日之間的戰事提前爆發。
日本首相田中傾向於侵入中國,但其在內部長的提議遇到了巨大的阻礙,為此他憤而辭職。接下來,日本政壇開始動盪不安起來。
在國際貿易持續減少,中美貿易不斷下滑的時候,中俄、中德的貿易卻在大幅度增漲,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聯絡更加緊密。
30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報告出來後,國府召開新聞釋出會,指出中國經濟依然強勁,同時指出第二季度的經濟增漲預測為14。5%。
這讓鄰近的大日本國感到非常的心裡不平衡,是他們本來扭曲的心理變的更加扭曲。
日本新首相再次派代表來華就雙邊貿易進行談判,日方希望中國政府推動自由貿易的發展,撤除貿易保護限制,中方認為日方也應做出同樣的姿態,日方認為中國必須停止對日本的傾銷活動,否則他們不會撤除貿易保護,談判因此陷入僵持。
沒有日本,中國的農產品和工業原料依然可以找到好買家。由於日本的貿易保護措施,中國對日本出口大幅下降,中國的農產品開始進入東南亞,中國的工業原料不斷輸入俄國。受此影響,日本國內米價開始走高,而日本企業由於不能得到足夠的原料,開工率逐漸下降,破產企業增多。日本的國民經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不管日本軍方如何鼓譟,政黨依然控制著政府,他們依然沒有對華訴諸於武力的打算。
然而,一些忠誠的“愛國”者們私下的開始了頻繁的大串聯。
楊洪森現在正關注著歐美的經濟情況,美國工業生產尤其是重工業生產縮減嚴重,作為2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標誌的鋼鐵、汽車和建築等行業的衰退明顯,工業總產量和國民收入暴跌,失業不斷攀升。美國的國內問題非常的嚴重,他們應該沒有精力過於國際事務。然而,英國的經濟情況較美國要好的多,他們有著廣闊的殖民地,另外比起美國高效率的工業,英國這輛老爺車則要慢的多,這讓英國可以從容的面對這場危機。楊洪森想知道如果由中國挑起戰事,英國對於遠東干涉將到何種程度。
1930年7月20日駐紮在南朝鮮的愛國軍人發動了“愛國運動”。
遠在美國的楊雅詩在7月23日美國報紙上讀到了日本於7月20日夜日本駐朝兩個師團突然躍過三·八線對侵入韓國領土,與韓國人民解放軍展開激烈交火。至23日時止,日本政府仍未向韓國宣戰。
日本不宣而戰的卑劣作法引起了留美韓國人的不滿,他們在駐美日本大使館前進行了示威抗議。
英、美敦促日本立即撤軍。
日本內閣此時從7月20日起就已經亂成一團,下層軍官又胡亂行事。關於是否宣戰內閣爭吵不休。從20至23日的戰果來看,朝鮮軍隊被打了節節敗退,日本的先頭部隊已經攻至漢城。在沒有得到內閣和軍部的進一步指示前,日本駐朝鮮的總督對參戰的兩個師團進行增援,使得戰爭的規模和人數進一步擴大。
日軍直搗黃龍的戰法讓韓軍頓時陷入混亂之中,韓國政府向中國提出戰術指導。
中國政府於23日對日本發出警告,“如果日本進攻平壤,中國立即對日本宣戰。”
中國外交部的措辭非常強硬,這讓日本高層就是否全面拉開戰事猶豫不決,但是在朝鮮半島上英勇作戰的日本軍人卻勇往無向。
日本發動進攻的藉口很爛,即三·八線的帝國軍人失蹤,要求到韓國一方內搜尋。
韓國邊防軍沒有理有同意,日本隨即展開進攻。韓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