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頁)
多機關槍,他們不應該擁有這麼多火炮,他們不應該擁有……”
“他們是我們美國人訓練出來的部隊。”
中國人在山東打勝仗,美國人也倍有面子,可是美國人這樣大包大攬卻讓德國人不滿。
“作戰計劃是我們制訂,訓練我們負責到連隊,甚至拿的武器是偽德國造,而這些無恥的美國人卻說是他們的成果。”
雖然德國人訓練南軍時出了不少力,但是最後摘果子卻是美國人。
美國的領導人認為只要他們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的軍事援助,中美之間的“藍”—“白”聯盟將從海上走上陸地。一個相對強大的中國對於扼制日本野心,維持美國在遠東是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美國人為中國軍隊的勝利感到高興,但是他們並不希望中國軍隊一直這麼勝利下去,因為這將影響到大多數國家的利益,給日本這個小弟弟留點面子,也是給大家留面子。
山東的情況有多糟糕,只有日本人清楚。
日俄戰爭的那套搬到中國顯然已經落伍了,日本的戰術思想太過保守,各級將領對中國軍隊的整體實力瞭解不夠,情報部門收集工作困難重重,用陸軍部大臣自己話來說,“我教出了一個可怕了學生。”
南方軍隊的戰鬥力很強,尤其是所謂的“近衛軍”,他們編制雖然小於日本師團,但是裝備精良,不但擁有重炮,配備有大量的火炮、機關槍。另外,中國軍隊有大量騎兵。
沒有了日本間諜,這些日本兵在中國就如同瞎子一般,再加上楊洪森對日本僑民的滲透。
這個世界有漢奸,當然也有日奸。
這個世界只要能活著,沒有人會考慮死。
生存還是死亡,任何人都會選擇,關鍵是你如何走出第一步。
此時,日本軍國主義還沒有氾濫,在日本除了軍國主義分子,還有民主派、自由派,甚至一小群社會分子,軍情處的總是有辦法在這些人中找到合適的人選。那些被選定的間諜都是單線聯絡,他們不產生橫向聯絡,即使他們是一家人。
讓日本人敢到害怕的不是楊洪森,而是王亞樵,中國情報機關的特務頭子,中國最危險的人物,他只對孫中山和楊洪森負責,他在中國的眼線卻遍及全世界,在美國日本人消失的速度都快趕上馬達加斯加袋狼了,而在日本國內,日本國民正處於中國恐怖襲擊之下。
日本警視廳在京都破獲了兩起針對日本天皇的暗殺行動,雖然參與者貌似朝鮮復國主義分子,但是他們明顯與中國人有聯絡,因為他們在追捕過程中,突然竄入人群拉響了捆綁在身上的炸彈。
第十九章 金瓶梅一點也不H
朝鮮的這些復國主義分子在上海設有辦事處,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金圭植領導的朝鮮獨立團體同濟社。
金圭植本人是早期同盟會成員,國民黨員,南京議會議員。
辛亥革命革命以後他創立了同濟社,他並不直接領導同濟社,南京政府成立後,他以早期同盟會成員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介紹崔忠實、柳東慎、安真煥等數人加入國民黨。
南京政府的一系列的勝利極大了刺激這些異國的革命者,他們向孫中山尋求幫助,孫中山無法拒絕他們的請求,給予了他們以極大的支援,不但提供資金,而且幫助訓練武裝部隊,不過此事由於做的太露骨此起日本人的不快,在日本政府發出數次外交招會後,孫中山對他們的公開支援也隨即停止。
因為金圭植與王亞樵來往十分密切,很多朝鮮人都為王亞樵服務。
在日本,有很多中國人,這其中有勞工,有商人,還有大批的留學生,朝鮮人在日本也同樣不少。日本政府最為擔心的是國民黨所領導的勝利會刺激朝鮮的獨立運動。因為在中國有很多韓籍國民黨人,其中一些在國民黨內極有身份。
讓日本內閣更為擔心的是,萬一山東的皇軍無法守住青島,導致日本在山東的全面崩盤,這不僅僅是國際聲譽的問題,同時將進一步刺激朝鮮的獨立運動。
“我們派代表前往南京談和吧。”
孫中山在山東的問題有一些猶豫不決,在黨內有些人主張將山東的主權徹底收回,有些人主張雖然打了勝仗,但是中國的綜合國力不及日本,不如就此簽訂城下之盟,將青島暫由日本管理,待事後由國際組織協調解決。
美、英等國支援第二種聲音,但是,這個時候楊洪森卻說了“No”
此事絕對不能拖到戰後,楊洪森的話在黨內極有份量。
“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