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軍政府得到了廣大的農民支援。總結兩地的土地改革,楊洪森親自草擬了《中國土地改革實施紀要》,其中規定,“廢除封建半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鄉村農會接收地主的牲畜﹑農具﹑房屋﹑糧食及其它財產﹐並徵收富農上述財產的多餘部分”﹔“鄉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村農會接收﹐連同鄉村中其它一切土地﹐按鄉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統一平均分配。
在七·五農村工作會議上,楊洪森提出了土地革命的總路線即﹕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實現三民主義。
土改中對劣紳和地主惡霸進行無情的批評和鎮壓,領導和組織農會開展“訴苦清算”對於那些反革命分子要沒收他們的財產,個別罪大惡極的要進行公審。
吳春陽進入皖西北這一路人,到處都是打倒滿清政府,擁護革命,擁護“三民主義”的口號,到都都是熱情高漲的群眾,他用自己的雙眼目睹了農民分得土地喜極而泣的場面。
心中激動異常的吳春陽對身邊的人說,“民心可用,楊玉琨真是大才啊!”
吳春陽此次來合肥除了給楊洪森傳達上級的指示外,另外就是敦促楊洪森釋放那些外國人質。
我們可是革命的隊伍,並不是什麼綠林的強盜,綁票的事我們革命黨的不幹,就算幹你也不能這麼張揚。
“敬禮”吳春陽下馬車的時候,新軍戰士整齊的分列兩排,右手一字橫列在胸前。
楊洪森經身邊人介紹那第一個下車的人便是吳春陽,立即親自上前迎接,緊緊的握著他的手,“吳春陽同志,我們可總算把你給盼來了,先生可好?上級有什麼指示?”
“我也是早盼著與你見面啊,楊洪森同志。”
吳春陽與楊洪森緊緊的握著手,攜手進了軍政府大院。
吳春陽,“這是陳其美同志讓我轉交給你的家書,另外他還讓我給捎來二條香菸。”
楊洪森把家書直接收進了懷裡,指著桌子上的香菸說道,“這可是好東西啊!”楊洪森把香菸交給了身邊的二喜,給在座的大煙鬼子們一人派上兩枝,看著大家在那些熱情的攀談著,楊洪森側過頭對吳春陽說,“總機關有什麼指示?”
“總機關這次讓我的目的是為了兩件事,一是要求你儘快揮兵南下打安慶和南京;二就是放了那些外國人。”吳春陽觀察著楊洪森的表情,後者只是雙眉緊皺。“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說出來,大家可以一起想辦法。”
楊洪森道,“那我就來說說吧,目前我們根據地面臨是清軍南、北兩路圍剿,我認為只有在打破清軍圍剿的前提下,我們才有抽身南下。所以我認為攻打安慶還不成熟。至於外國僑民的問題,我認為那是清政府對革命根據地,對我個人的誹謗,所以不存在放不放的問題。”
“關於南下的問題我同意你的意見,不過這次清軍來勢甚猛,有近5萬兵力,不知道你可有應對的方略。”
“對於清軍的兩路圍剿,我準備集中兵力,先破其一路,將清軍各個擊破。”
吳春陽拍手稱道,“好。”接著又道“不要說我老生常談,那些外國僑民最後還是將他們送出合肥為妥。”
“是的,是的,不過此事還要妥事安排為好。”
吳春陽在合肥期間,楊洪森親自檢閱新編國民革命軍第二師,以及訓練中的民兵師,對此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原本他清軍兩路圍剿十分擔憂,但看到第二師後就放心了,對於楊洪森從何處弄來的武器他關心也沒有用,他所關心是在楊洪森能在幾月份南下,這不但是他關心的,而且是中部同盟會,甚至是孫中山最關係的問題。目前,孫中山在美洲正為他籌措經費。
“如此精良的武器,如此高昂計程車氣,此戰必勝。”
楊洪森很清楚吳春陽又在打算讓他去打安慶了,對打安慶楊洪森沒有興趣。此時,他心裡盤算的卻是殺入湖北。從袁世凱所提供的情報,以及挺進會收集的情報看,援皖各路大軍中,以湖北、河南、江蘇三省出力最多,其中鄂軍在皖有近五千人,進攻湖北目的是為了策應湖北新軍起義。
“目前,談勝負還言之過早,現下對我軍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槍械,而是彈藥和糧餉的問題,其中糧草更是重之中重,三軍可以無餉,但不可以無糧。”
“那麼,現在糧食可以維持多長時間。”
“目前根據地內還有數十萬饑民,在保證軍隊配給的情況下,可支用三個月的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