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在不宜用兵。
可就在彭維平到了合肥之後,楊洪森再次改動了原計劃,繼續“北伐”。
彭維平對楊洪森語言上多有不敬,而且還把自己當成了什麼人物,肆意插手軍政府的事務,甚至以代表的身份,取消了土地改革令,並且以軍政府名義下文,要求清退土地歸還給原來的鄉紳、地主,這讓軍政府搞的很被動,這樣一來迫使在桐城楊洪森又急忙趕回合肥。
楊洪森與彭維平言語不和,楊洪森差點動槍崩了,雖然彭維平被嚇壞了,但是他口氣極硬,揚言要到先生那裡告他。
孫中山,孫中山算什麼東西,在皖西北革命根據軍他楊洪森就是太陽。
鬧翻之後的楊洪森放棄南下,決心北上,沼澤又怎麼,這叫“奇兵”。
楊洪森最終下定決心繼續北伐,為了繼續迷惑清軍,挺進軍繼續高唱著北伐的口號。
同時,為了北伐的勝利,進一步明確土地革命政策,爭取群眾,發動群眾。楊洪森在合肥召開軍政府經濟工作大會,在1911年上半度經濟建設的工作會議中指出:“……,目前的經濟體制嚴重阻礙了中華工商的發展,必須打破這種封建自然經濟體制,建立起市場經濟休制,中華才能從一個農業大國,走向工商業強國,……。”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90%的農民在水與火中掙扎著,過去的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了,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農民最具有革命性,為了勝利奪取政權,實現三民主義,我黨同志要保證農村中90%以上人口和我們走在起,所以我們必須將土地改革貫徹到底,……。”
土革原則即:沒收地主土地,變封建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分配的土地屬於農民所有,可以租借買賣。具體的分配方法,是按人口平均而不是按勞力平均,是以鄉為單位而不是以村為單位。
……
在北伐前夕,楊洪森在合肥公佈了《1911年安徽省土地改革大綱》,根據地的百姓歡心鼓舞,青年紛紛要求參軍,根據百姓也極積參加支前工作。
面對三軍將士發表了北伐誓詞《北伐誓詞》,發表完畢,楊洪森在主席臺上叉著腰肌,“此次北伐,有敵無我,有我無敵,三軍將士,勿惜爾死;勿偷爾生;壯烈之死;榮於偷生,實行主義;犧牲個人;丹心碧血。”說完楊洪森還做了一個隻手託天炸調堡的造型。
此時,會場裡楊洪森早先安排的託在下面大聲喊著,“楊主席萬歲,國民革命萬歲”;“楊主席萬歲,三民主義萬歲。”
主席臺下三軍將士、工農代表、支前百姓單臂高舉大喊著,“楊主席萬歲。”
“國民革命萬歲。”
“三民主義萬歲。”
“萬歲。”
“萬萬歲。”
……
楊洪森走下主席臺上,手中拿著“三民主義”小冊子,不停的向四周的同志揮舞著。
第十章 流寇
楊洪森十二萬人馬,殺入淮北,以急濤之勢,將清軍控制的數個縣城盡數又奪了回去,這對袁世凱來說絕對是一個好訊息。
就在淮北戰事重開之季,四川也打了起來。9月7日,農曆7月15日,四川爆發震驚全國的‘七·一五’慘案,四川群情激憤,點燃武裝起義的導火索,在保路同志的號召下,四川民眾紛紛武裝起來了,攻掠州縣,四川亂起,聲勢極大。
載灃可從來沒有想過同時打兩場戰爭,四川民亂要儘快剿滅,但是楊洪森的北伐無異打亂了他的部署。他曾一再提醒前方清軍將領注意楊洪森的動向,但是那些將領卻普遍認為那不過是楊逆的“聲北擊南”之策。
事實證明了他載灃判斷是正確的,但是卻那麼的苦澀。
清軍在淮北大戰月餘好不容易光復的縣城,頃刻間與淪於挺進軍之後,清軍傷亡更是慘重,這怎能不讓載灃苦澀難嚥。
為了剿滅欲深入河南的楊逆,載灃只有動用北洋軍,這樣也就不得不請袁世凱出山了。
此時,胸有成竹的袁世凱則一推再推,載灃一次又一次用熱臉貼他的冷屁股,最後袁世凱終於答應出山,載灃表袁為“欽差大臣,督辦河南剿撫事宜,節制諸軍。”
袁世凱並沒有去北京就任,而且繼續待在河南督陣,北洋軍方面也開始活動了起來,他們不是去打戰,而是去要錢。
載灃很清楚如果北洋軍不南下,楊逆這十幾萬人就算一人只拿一根棍子,河南的清軍也守不住,河南失,直隸必遭塗炭。
袁世凱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