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3/4 頁)
人薪金,由此帶來的轟動效益遠超過美國的福特。工人可以透過購買公司股份參加公司的分紅,財團還提供教育、衛生、住房等多項福利待遇。工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了提升,企業效率取得了增長。工人在相同的時間內創造了更多的財富,而他們的創造的財富與他們享受的福利、增長工資比例卻下降了。未能充分認識到相對剩餘價值的絕對剩餘價值孫中山,稱讚楊洪森為“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驕傲”。
兩江財團再次擔當起了國府政策風向標。國府很快對國有控股公司的工資、福建等進行了調整,國會方面在楊洪森的推動下透過了《工會法案》。
這讓楊洪森在工薪階層中的支援率迅速攀升。
孔熙祥並不懂楊洪森的那套相對剩餘價值論,“未來每年拿出那麼錢去迎合那些工人值得嗎?”
“我親愛的大姐夫,對於實業你的不懂。商人追求的是短期效益,而我們實業家追求的是長期效益。”楊洪森用桌子上的蛋糕向他解釋了什麼是相對剩餘價值。
孔熙祥笑道,“這樣說來,增加了這麼多利潤,分給工人一些也沒有什麼?”
楊洪森的講解孔熙祥並沒有完全吃透,這引起了宋子文的白眼,宋氏三姐都聽懂了楊洪森的意思。
宋慶齡說道,“這樣說來工人們的收入相對來說沒有增加。”
“正是如此,與他們所創造的利潤增長率相比,收入應該相對下降了。”
宋慶齡坐在那裡地思考著什麼,楊洪森微笑著說道,“如果您想進一步瞭解的話,我向你推薦德文版的《資本論》。”
“那可是布林什維克的東西。”孔熙祥說道。
“對於我們的世界,他同樣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謝謝玉琨的推薦,我會拜讀的。”
在這種家庭聚會通常都在宋藹齡的住所,楊洪森在這裡從來不談政治,國際經濟是這裡的重要話題。但是政治與經濟有著緊密的聯絡,想要完全不談政治那又是不可能的。
當楊洪森將話題轉到日本經濟的時候,宋子文說道,“我看日本人經濟崩潰了最好。”
孔熙祥道,“中、日經濟相互依存,如果日本經濟崩潰,只怕我們中國經濟也會受到波及,更甚者會……。”孔熙祥嘖嘖嘴,一臉憂國憂民的架式。
孫中山最擔心的日本因國內經濟導致對華的政策的改變。
日本的如今的經濟狀況,一方面是由於畸形的現代化發展,一方面是來自中國的競爭。後者對日本的影響更大,由於中國的競爭日本經濟在歐戰期間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在中、日、朝這個經濟大迴圈中,中國的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中、日關係一直不能正常化,也直接影響到了日本的經濟。
未來日本想要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的難度非常大,前景不容樂觀。日本政府希望中國放開市場刺激國內經濟,但是孫中山可不敢輕易把那道門開啟,這會引起連鎖反映,目前他只能一點點地向日本開放市場,一下子全面開放是不可能的。
美國雖主張“門戶開放,利益均沾”,但在太平洋上美、日爭霸越演越列,這進一步促使美國不願與日本分享中國。
中、日政治分歧在無法得到妥善解決的時候,楊洪森在經濟方面是不會做出太大的讓步,這一點日本政客們也是清楚的。日本的經濟正處於震盪調整期,這一期間將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而日本經濟的崩潰代表著日本軍人力量崛起,標誌著中、日之間的戰爭進入倒計時。時間對楊洪森來說是相當寶貴,楊洪森仍需要5至10年的時間,時間一到就算日本人不挑起戰事,楊洪森也會挑那個頭。
在對日問題上楊洪森主張附條件的妥協,這代表著國府對日本強硬立場有所鬆動。
第二十章
國府首先打破了與日本之間的僵持的態勢,國府外交新聞發言人表示,國府將對部分日本在華資產解凍,日本金融市場隨後對中國政府的言論做出反應。不過日本政府卻遲遲未表態。
中國政府的這種高姿態是代有政治目的的。
政界和金融界一些“中日親善派”認為,中國擺出了高姿態,日本政府遲遲迴應也非常不妥當。
楊洪森的私人經濟顧問李德爾斯,借返美之機,再次訪日。
日本高層對此高度關注,對於強硬派楊洪森主動尋求中、日和解,日本內閣認為其可能是接受了孫中山的進一步指示。
雙方的密談極為務實,所涉及到的是以經濟為載體的政治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