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頁)
日本外交官向中國外交部發出的抗議,而中國外交部向日本的六位外交官發出的驅逐令。就在這個時候一場更加惡劣的事件發生了,孫中山在前往東北視察工作期間,專列遭到炸彈襲擊,孫本人因與夫人在後車廂用餐,在火車脫軌時只受了一點輕傷,但是與孫隨行的秘書、特工以及兩位美國顧問都在此次事件中遇難。美國社會高度關注遠東發生的這次暗殺事件,因為遇難的人員中包括兩名美國顧問團成員。
中國外交部官員在新聞釋出會簡單陳述,“總統及夫人在此次襲擊中身受輕傷,數日之內便可出院,國府方面對此事件將展開全面調查。”
楊洪森在接受非正式採訪時稱,“國府將對幕後策劃此次襲擊事件的黑手進行制裁。”
新聞釋出上午釋出,下午上海虹口就傳來了訊息,日本駐華大使及武官遭到汽車炸彈襲擊當場身亡。
遠東迅速緊張起來。
第二十二章
刺殺對方總統是極其惡劣的事件,這是日本下層軍人對孫本人實施的有記載的第二次暗殺。
日本下層軍官對孫發動暗殺基於其對日本的背叛,孫本人感到異常的憤怒,他與日本關係僅是相互利用,而根本不存在什麼背叛一說。
暗殺的結果導致了以楊洪森為道的“武鬥派”的全面崛起。
楊洪森現在已經不需在和日本談友好了,中、日貿易隨即陷入停頓中。藉口日本在臺灣海峽擊沉中國商船,上海方面的中國軍隊再次進入上海日租界,日本呼籲西方各國介入。
暗殺孫中山是非常嚴重的事件,這足以引起中國百姓的憤怒,美、英均不想引火燒身。法國方面很高興日本人能給他們擋了一刀子,這就為他們妥善解決東南亞事務創造了時間。
“感謝大和民族,感謝日本政府。”
美、英、法、意四國在華盛頓呼籲中、日雙方保持克制,英、法主張派遣國際調查一組對此事件進行調查,然後由國際法庭做出裁決。美、英的殺手鐧就是經濟制裁,美國那是真制裁,其目的與華盛頓會議上,海軍主力艦的比例問題有關。英國只能想通制裁迫使日本透過非武力方式和平地解決問題,
與中國相比日本更害怕來自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美國的壓迫導致了日本極其“屈辱”的低下了頭顱。
國府方面接受同意國際聯盟介入此事,而中、日之間的矛盾,導致了東盟集團內部的分裂,日本在東盟中被孤立了起來,日本退出了中、美所主導東盟。中、日之間很快就展開了貿易戰,戰火首先在能源、紡織領域展開。
中、日在能源方面拼命搶佔市場,而決定市場的關鍵是價格,亞洲市場對煤炭的需求程度遠大於對石油的需求程度,亞洲最大的煤炭出口國便是日本和中國,日本、中國都擁有著豐富煤炭,中國的優勢在於廉價的勞動力,而日本的優勢在於快結運輸。競爭導致了銷售商利潤的下降,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中、日商人都在拼命的降低成本。上海的國際煤炭價格一路下滑。在紡織領域日本商人的環境更加惡劣,因為無法獲取更多的工業原料,很多紡織企業處於原料短缺的半停產狀態。
美、英都看的出來日本在這種價格競爭中後勁不足,其主要的原因系日本資源匱乏,其工業程度雖高於中國,但國內對工業原料的需求主要來自進口,而日本的工業原料絕大部分來自於中國和朝鮮,一旦切斷了工業原料的供應,日本的工業便陷入了停滯不前的狀態,這種情況在中、日表現的並不明顯,但隨著雙方競爭的日益惡劣,這種矛盾會變的越來越突出,英國擔心日本政府會鋌而走險。
日本的經濟專家們也非常的清楚工業發展的瓶頸在什麼地方,而日本工業原料的獲取渠道十分狹窄,日本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唯一優勢就是價格,日本工業品的價格之所以低廉,一方面是因為遠低於歐美的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面是可以從中、鮮獲得低廉的工業原料。如果這兩個方面的優勢都不存了,那麼他們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就可想而知了。
中、日矛盾爆發後的1922年1至2月份,日本的經濟增長率由1921年的8%下降至3。5%,而且經濟情況還地繼續惡化。中國政府將37種工業原料設定為戰略資源,規定未經國府中心批准擅自將戰略資源出售給日本企業或個人,否則將一律按照叛國罪論處。這次中國政府是動真格了,對於黑市交易中的日本貿易線路下達了封殺令。香港黑市貿易在這個時候變的極為火紅,擁有日本官方背景的貿易公司多達百餘家,香港這個時候進入了高速的發展期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