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 頁)
楊洪森撇著嘴輕聲道,“大不了以後我拆散了賣。”
第十四章 合作
中、英關係的最大障礙就是日本,通常日本一動,中、英這邊就會產生連鎖反應。英國政府也不得不承擔由此導致了中、英惡化的直接苦果。
“我們在遠東部署的力量不足以威懾中國和日本。”
楊洪森在與新任英國大使的私下交談中曾指出,“英國應加強遠東力量的軍事部署,為維護遠東的和平和穩定盡到超級大國應盡的義務。”
英國在亞洲陸、海軍武裝力量主要集中在印度、緬甸、馬來半島。在東亞只有上海、香港兩個基地。
遠東的英國海軍在一戰中的虛弱被暴露無疑,他們缺乏足夠的威懾力,不管對中國,還是日本,雖然他們能將最先進的戰艦從本土調過來。
“英國應在遠東部署一到二艘戰列艦,中國很願意將沿海優良港口租借給英國政府。”
“不止是海軍基地,中國政府甚至可向英國開發陸軍、甚至空軍基地。”
在中國駐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好處,但是真要這樣做那必將弱化英國與日本同盟的關係。
此時,英國在遠東的雄心壯志已經消磨殆盡,打江山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現在他們是守江山。在崛起的美國面前,他們小心翼翼的守護著全球霸主的地位、世界警察的身份。
《中英仰光秘密協議》讓中、日同盟中對華的約定成為了一紙空文,當英國人拿出了足夠的誠意後楊洪森毫不猶豫的出賣了他的同盟們。
在關係到本國的利益時,他國的利益只是談判桌前的砝碼,是取得最大利益的槓桿。
法國人並不清楚中國與英國人之間的勾當。英國表達的謹慎態度讓法國盟友極為失望。
霞飛將領與李烈鈞將領進行正式談判時,就上海的身份和地位問題進行了激烈爭吵。法國否認上海是租界,指出上海是他們在遠東的殖民地。殖民地與租界的性質可是有著天地的差別,上海雖小卻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霞飛一再堅持殖民地說,使得談判根本無法繼續進行。
英國對此爭吵保守沉默,雖然他們並不贊同法國的殖民地一說。
美國根本搞不明白,法國人的腦子是什麼結構,法國的殖民地一說如果成立的話,中國將爆發空前的民族主義運動,說不定連著他們美國都要跟著受罪。
美、英達成一致對法國施壓,但是霞飛將軍在這個問題上的固執程度讓美、英領使有些發狂。
在東南亞問題上,霞飛將軍更是對中國發出了戰爭威脅。
“如果你想打,那就打吧,我不介意用十年的時間,將法國拖入無底的深淵。”
霞飛很快發現戰爭威脅讓他自己處於一種十分被動的局面。
在美、英主持下的私人會晤中,楊洪森就戰爭成本算了一筆賬,霞飛將軍很明白“遠師勞頓”的意思,法國在地球的另一邊作戰,即使是單純的軍事家,也要考慮自己的後勤補給消耗。雖然霞飛將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楊洪森那種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嘲諷的口氣深深的刺傷了這位一戰法國名將。霞飛在上海面對外國記者面前發洩著自己的不滿情緒,而他的過激言論中,將中國人更是形容為‘豬’,“中國人都是一群骯髒豬。”
中國勞工在國外的身位低下,大家都喜歡稱其為“豬仔”。
當然如果你在歐美說中國人是豬到也沒什麼,但是你在近四億中國人的土地上說“中國人是一群豬”那問題就非常,非常嚴重了。法國領使在電報中直言不諱地將霞飛形容為一頭髮瘋豬。
中國總統孫中山要求法國政府向中國政府、向中國人民道歉。
此事不但在中國國內引起空前的凡響,在法國國內也是爆炸性的,法國國內一時忙的不可開交。
作為一名將領霞飛是出色的,但是作為一名政治家其顯然有些不合格。
法國領使代表法國政府向中國表示道歉,同時在《中央日報》發表了一封致中國人民的道歉信。
中國政府對此仍不滿意,因為當事人霞飛將軍沒有做任何道歉的表示,就匆匆離開了中國。
中、法矛盾加劇,法屬印度支那形勢更加惡化。
“一切早有預謀,這是中國人的陰謀,我是一個受害者。”霞飛將領面對法國記者採訪苦惱的說道。
對於自己說出的話事後的確有些後悔,他將中國形容成豬,把那些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全給拖進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