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都60年過去了,若蘇俄政府不同意的話,也就算了,沒有必要為此事傷害到兩國人民的感情。
楊洪森也不想把此事搞僵,領土的問題要不就待以後處理吧!
宋萬理收到楊總理的最新電報後總算舒一口氣。
中、俄雙方在莫斯科就1896年之後簽訂中、俄的協議進行了重新協定,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原則雙方簽訂了《中俄莫斯科協議》(即第一次協議),雙方同時復交。
中國成為了第一個與蘇俄建交國家。
根據孫中山的指示精神,為了聲援偉大了十月革命,中國政府將向蘇俄提交1000萬美元的經濟援助,這對於蘇俄政府來說無異是雪中送炭。可是現在的蘇俄經濟狀況十分糟糕,只怕1000萬美元丟下去連水花都沒有。革命之前俄國經濟就已經崩潰了,革命之後資本家、貴族將大量的資金捲到國外,經濟狀況每況愈下,而那些國際投機者更是在幕後對新生的共和國下著黑手。另外,新政府還揹著60億馬克的債務。
列寧致電孫中山對其在蘇俄政府最困難的時候給予的無私幫助表示感謝。
如果他能把領土歸還中國,楊洪森會反而感謝列寧。
這個時候,楊洪森發現孫中山是多麼的礙事了,若按其一貫的作風,便會堅持到底最後不惜對俄國動用武力。此時,楊洪森考慮著是不是應該給孫中山增加一些工作量,……。
中國透過與蘇俄復交用實際的行動退出了“干涉軍”。
百姓歡迎政府的這一作法。正所謂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蘇俄表現的如此友好,中國人民應該表現的更加友好。
不過,英、美方法要求中國允許帝俄退入中國境內休整。
楊增新與徐樹錚抱怨的電報早就在楊洪森的辦公桌上了,新疆那邊帝俄殘軍與南疆分裂分子攪在一起,成立了一個“突厥斯坦共和國”,為了這事楊洪森還未來得及找英國公使好好交流。
外蒙的王宮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徐錚樹在蒙古有一師一旅,共計2。6萬人,但是外蒙實在是太大了,他對內要壓制王宮,對外驅逐流竄進草原的帝俄軍隊,兵力略顯不足,而外蒙王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他們以錢糧為餌,讓帝俄軍隊幫助他們趕走中央軍。
外蒙的土地改革開始後農奴們翻身當了自由民,王宮的勢力被大大的削弱了。對這些王宮來說,當著他們面搞土地改革,還不如殺了他們算了,看著那些窮鬼將原本屬於他們的牛羊牽走時,心中陣陣絞痛,尤如刀割一般。
徐樹錚將自己偽裝的很好,他比一個真正的革命黨還要像革命黨,蒙古的王宮恨死他了。
徐樹錚在蒙古建立起了很高的個人威信,孫中山對其在蒙古成績稱讚不己,但是楊洪森卻一定不高興。
中央工作組進入蒙古的時候發現這裡的蒙古人只知徐樹錚,不知有孫中山,更加不知道有楊洪森。
不過藉著這次帝俄軍隊進入蒙古,楊洪森向外蒙增派了一個師,同時任免親中央的親王博迪蘇為省長,陳克華為省主席,徐樹錚擔任蒙古軍分割槽司令員。
楊洪森以召開政治協商會的名義,要求徐樹錚將名單上的王宮請到北京來。楊準備讓這些王宮們好好學習一下黨中央的精神。
聽說楊洪森親自發來邀請電,這些王宮的臉色都極為難看。親中央的蒙古上層貴族都主動與他們劃清界線,遷入內地了,楊洪森對這些王宮極為寬厚,不但保留他們的貴族爵位,甚至允許他們後代繼承下去。而他們這些外蒙的王宮都有著不良記錄,去北京怎能有好果子吃。
博迪蘇勸說著在座的王宮到北京走一趟,雖然這一趟風險很高,但是他們不去肯定十死無生。
這些王宮們都在詢問南方的情況,他們心理很害怕。
帝俄政府倒臺後,新的蘇俄政府與中國建交,並且就新疆、蒙古問題達成一致。
蘇俄在公開場合中承認新疆、蒙古都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並且還寫入了友好條約中。王宮們的靠山倒了,中央對他們的不斷削弱讓他們更加害怕,所以他們開始反抗,再不反抗就沒有機會了。
看著這些爭吵不休王宮們,博迪蘇嘆了一口氣,“大家都不用吵了,你們乾的那點事,早就有人告發到南京了。”
“博迪蘇你這是什麼意思?”
“你們收買邊界白俄軍入蒙早就有人告發到了南京了,你們還在這吵什麼?”
“什麼人告發地,到底是什麼人?”
“你們以為這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