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4/4 頁)
開展了大規模的減租、減息運動。減租、減息運動得以了廣大牧民的歡迎。工作組在牧區還發動大規模的訴苦運動,揭露沙俄對各少數民族的殘酷統治,一個個少數民族的“白毛女”、“白毛男”式的人物湧現了出來。
要想這些人真正的臣服於中央政府,機槍、大炮同樣是需要的。
布瓊尼坐鎮中亞時當地還算太平,布瓊尼帶著紅色哥薩克一撤,潛伏的沙俄叛軍又來勁了。
沙俄軍隊當中頭腦清醒的人已經不在說打到莫斯科的那種鬼話的,他們更加現實,以切伯羅夫斯基為首的舊貴族準備先解放哈薩克,繼爾解放整個中亞,等有了事業基礎,得到外國老闆們的親密,拿著外援再來與莫斯科一較長短。
切伯羅夫斯基已經在山區窩了很長時間了,他與中國軍隊有多次交手,雙方互有勝負,怎奈後勁不足實在消耗不過中國軍隊,只好談判撤出山區,進入塔吉克地區。
十月革命之後,在蘇俄布林什維克的領導下,烏茲別克、塔吉克、哈薩克紛紛建立起來了蘇維埃政府,就連吉爾吉斯地區也有蘇維埃機關,中國政府接管該地區後,吉爾吉斯蘇維埃機關與烏茲別克蘇維埃政府合併。
切伯羅夫斯基轉入塔吉克後,塔吉克蘇維埃政府向中國新疆當局發出求援。
塔吉克擋不住切兇殘的伯羅夫斯基的俄軍。
塔吉克、烏茲別克、哈薩克雖然都相繼建立了共和國,但是武裝力量有限,尤其是軍械匱乏,由於當地的經濟實力等原因,共和國養不起部隊,多數都是游擊隊。比起有中國在幕後支援的切伯羅夫斯基匪幫仍有一定的差距。
當切伯羅夫斯基來到這裡的時候,共和國內的舊貴族、地主、官僚勢力立即左轉。
在紅軍主力沒有到來之前他們在中亞玩的是風聲水起。
中亞問題讓楊洪森有了與莫斯科加深友誼的機會,同時為延長吳佩孚在新疆的任期提供了理由。
4月中旬麥可阿瑟等人乘坐美國商船“八月花”號到達天津。
楊洪森與總統孫中山會見了美國軍事顧問團。
麥可阿瑟首先參觀了駐京衛戍近衛軍,讓麥可阿瑟吃驚的是這支中國部隊的裝備並不比美國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