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4/4 頁)
對於經濟拮据的蘇俄政府來說,廉價的二手軍火對他們來說再合適不過了,而楊洪森長期從事著二手軍火的批發、零售業務。合夥人瓦里奧派員在莫斯科設立了專門的聯絡處以方便雙方的交易。
客戶就是上帝,只有把好服務關,客戶才會痛痛快快地付錢。
第十一章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蘇俄在華沙損失了大批的槍械彈藥,為了彌補軍械的不足,莫斯科再次向中國訂購大宗軍火。其中所需步槍達到了10萬枝,機關槍1000挺。如此大宗的軍火,也只有蘇俄能消耗的起,像拉美、非洲地區每次最多不過千把枝,所賺的利潤還不如倒兩塊“英鎊”來的快。
駐華大使契夫科此行的目的除敲定軍火購銷合同外,還有糧食問題。
由於中國北方的旱情嚴重,對俄糧食出口6月份開始急劇下降,在俄國遠東地區的糧食價格還相對平穩,但在莫斯科糧食價格的波動十分明顯。
蘇俄為了確保亞伯利亞的暢通,向東方派出大量的幹部和士兵,而遠東物資源源不斷的從東部運至西部,自1920年以來俄國國內糧食需求的壓力有所緩解,因為有了中國這樣一位可靠的盟友,列寧果斷地取消了戰時共產主義糧食政策,在國內推行新的經濟政策,很多人對於新的經濟政策充滿信心。
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中國繼續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儘管全世界都在封鎖新生的俄國,但俄國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在中國都能採購到,同樣俄國堆積的各種物資都可以在中國找到市場。
俄國現在的最大的困難是東西賣不出,貴重的諸如白金、寶石、毛皮甚至還不如一塊黑麵包。
在中國政府的幫助這一問題得到了相對妥善的解決,雖然中國從中將獲取巨大的利潤,但是相對於俄國政府來說好處更多。
在中俄貿易中兩江財團完全處於壟斷的地位,為了與蘇俄長期保持貿易伙伴關係,中國政府向俄國政府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無償援助。
日本雖然也想與中國一起分享俄國這盤美餐,但是日本與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