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1/4 頁)
中、日停戰後,中國向日本大量輸入原油,蘇俄政府是僅次於日本的進口國。
俄國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可是因為內戰俄國石油生產基本處於停產中,加之經濟封瑣,所需的汽油、柴油、煤油依賴中國進口。
美、英、法對俄國的軍事幹涉,都是因為巴庫的油田鬧的。
十月革命爆發後,驚恐的俄國石油大亨逃至西歐將手中的石油開採權賣了英美商人,巴庫油田對於這些商人來說是個無比巨大的誘惑,更重要的是他們判定,俄國的革命必將失敗,正是基於革命必將失敗這一點,商人們開始大肆投機,因為投資成功他們將獲得難以想象的收益。
在這些商人的推動下,政府中那些仇視布林什維克的議員成為了他們合夥人。
就如同歷史上“中國鴉片戰爭”、“南非布林戰爭”一樣。
很顯然他們的投資目前遇到了一點小問題,蘇俄政府並沒有被鎮壓下去,他們反而越來越強大,幾乎在所有的戰線上,干涉軍都在後撤。
對於遙遠的巴庫油田楊洪森都沒有興趣,他的眼光正放在西伯利亞的荒原上。想要從蘇俄政府手中取得石油開採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進入偉大斯大林時代,投資俄國不如投資中東。不過西伯利亞的石油還是要挖,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所以能用別人的就不要用自己的。
中國政府在與駐華大使契夫科就西北44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歸還事宜進行磋商,楊洪森順帶提到了西伯利亞石油合作開發的問題。
“我認為目前談這個問題過早。”
“在我看紅軍完全可以在二、三年之前打敗白匪和帝國主義干涉軍,俄政府的工作中心必將轉向全力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對西伯利亞的石油的整個勘探工作我認為需要二、三年的時間,如果西伯利亞存在油田,那麼到時候對於俄國的經濟,乃至遠東經濟將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我會將您的意思傳達到莫斯科。”
在烏克蘭蘇俄紅軍長驅直入,將波蘭干涉軍打的潰不成軍。正因為波蘭軍隊潰不成軍,莫斯科存在著普遍樂觀的情緒,所以楊洪森希望將沙俄侵佔的44萬平方公里領土那茬徹底明確一下。
在南京駐華大使契夫科與中華民國總理楊洪森就44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歸還正式簽訂文字。
這樣沙俄侵佔的144萬平方公里領土,蘇俄政府已經全數歸還。
文字簽訂後,莫斯科方面對華髮表了第四次《宣言》。
南京政府針對莫斯科方面的《宣言》做出回應,首先宣佈退出干涉軍,同時承認蘇俄政府的合法性,並且建立中俄上大使級關係。
當然,這一些都是楊洪森做給人看的。因為每當莫斯科方面對華髮表《宣言》的時候,美、英等代表都陷入長時間的沉默中。
……,……,……,……
接著,……
“乾杯”
他們有理由慶祝,即使這是中國人的日子,但是他們也為會中國感到由衷的欣慰,他們見證一個民主、自由,熱愛和平的中國,逐漸走向和平、統一,實現領土完整的全過程
“自由萬歲,民主萬歲,美國萬歲。“
英、法也向中國發表了祝賀。萬惡的布林什維克正是美、英、法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的威脅下才做出了讓步,中國的領土的才得以歸還。這不單單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美、英、法以及所有熱愛和平的世界正義力量的偉大勝利。既然美、英、法對中國的領土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那麼中國是不是應該有些表示,比如說將那些傷害友誼的要求撤回。
在與西方各國中,中、英之間存大多處領土糾紛,由於英國政府蠻橫無理的要求,導致了邊境問題一直無法得到妥善解決,邊境地區的小規模武裝衝突。
西藏地區,中國軍隊進藏駐守以來,逃亡的農奴主在英國的支援不斷的在邊境襲擊中國邊防軍,遭到反擊打不過的時候就逃入英屬殖民地。中國政府就此事多次與英國政府交涉未果。英國搞的西藏地區邊境的不穩定,楊洪森則在滇緬邊境大做文章。
滇緬邊境曾經一度太平無事,英屬殖民地軍隊與中國邊防軍相處的很友好,但由於西藏邊境問題,雙方一度發展到大規模武裝交火。後在法國殖民地政府的干涉下雙方暫時停火,但其後的小規模在這裡不斷爆發。在泰國、寮國、緬甸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有支頗為強大的武裝活動其中,他們從事非法毒品、偽鈔等各種走私活動,這些武裝人員都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