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崖上,謝煙客清晨起來,見一少年盤膝坐在崖東的圓巖之上,迎著朝曦,正自用功,眼見他右邊頭頂微有白氣升起,正是內力已到了火候之象,不由得點頭,盡道:“小子,你一隻腳已踏進鬼門關去啦。”知道他這般練功,須得再過一個時辰方能止歇,當即展開輕功,來到崖後的一片松林之中。
原來這少年就是當年被謝煙客帶走的那小乞丐,而他們一路之上,也遇到了很多事,同原著一樣,小乞丐救了那個大悲老人,大悲老人臨終之時給了他十八個泥娃娃,那謝煙客希望小乞丐求他,所以就只教他陰、陽兩種功法,卻不教他陰陽調節之法而相沖相剋,龍虎拚鬥,不死不休,就算心中始終不起雜念,內息不岔,卻也非送命不可。
其時晨露未乾,林中一片清氣,謝煙客深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將出來,突然間左掌向前一探,右掌倏地拍出,身隨掌行,在十餘株大松樹間穿插回移,越奔越快,雙掌揮擊,只聽得擦擦輕響,雙掌不住在樹幹上拍打,腳下奔行愈速,也掌卻是愈緩。
腳下加快而出手漸慢,疾而不顯急劇,舒而不減狠辣,那便是武功中的上乘境界。謝煙客打到興發,驀地裡一聲清嘯,拍拍兩掌,都擊在松樹幹上,跟著便聽得簌簌聲響,松針如雨而落。他展開掌法,將成千成萬枚松針反擊上天,樹上松針不斷落下,他所鼓盪的掌風始終不讓松針落下地來。松針尖細沉實,不如尋常樹葉之能受風,他竟能以掌力帶得千萬松針隨風而舞,內力雖非有形有質,卻也已隱隱有凝聚意。
但見千千萬萬枚松針化成一團綠影,將他一個盤旋飛舞的人影裹在其中。
謝煙客要試試自己數年來所勤修苦練的內功到了何等境界,不住催動內力,將松針越帶越快,然後又擴大圈子,把綠色針圈逐步向外推移。圈子一大,內力照應有所不足,最外圈的松針便紛紛墜落。謝煙客吸一口氣,內力疾吐,下墜的松針不再增多。他心下甚喜,不住催運內力,但覺舉手抬足間說不出的舒適暢快,意興神會,漸漸到了物我兩忘之境。
過了良久,自覺體內積蓄的內力垂盡,再運下去便於身子有損,當下內力徐斂,松針緩緩飄落,在他身周積成一個青色的圓圈。謝煙客展顏一笑,甚覺愜意,突然之間臉色大變,不知打從何時起始,前後左右竟團團圍著九人,一言不發的望著他。
以他武功,旁人別說欺近身來,即是遠在一兩裡之外,即已逃不出他耳目,只有適才全神貫注催動內力,試演這一路‘碧針清掌’,心無旁鶩,於身外之物,當真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別說有人來到身旁,即令山崩海嘯,他一時也未必能夠知覺。
摩天崖從無外人到來,他突見有人現身,自知來者不善,再一凝神間,認得其間一個瘦子、一個道人、一個醜臉漢子,當年曾在汴梁郊外圍殺大悲老人,自稱是長樂幫中人物。頃刻間心中轉過了無數念頭:“不論是誰,這般不聲不響的來到摩天崖上,明著瞧不起我,不惜和我為敵。我和長樂幫素無瓜葛,他們糾眾到來,是什麼用意?莫非也像對付大悲老人一般要以武功逼我入幫麼?”又想:“其中三人的武功是見過的,以當年而論,我一人便可和他三人打成平手,今日自是不懼。只不知另外六人的功夫如何?”見這六人個個都是四十歲以上的年紀,看來其中至少有二人內力甚是深厚,當下冷然一笑,說道:“眾位都是長樂幫的朋友麼?突然光臨摩天崖,謝某有失遠迎,卻不知有何見教?”說著微一拱手。
這九人一齊抱拳還禮,各人適才都見到他施展‘碧針清掌’時的驚人內力,沒想到他是心有所屬,於九人到來視而不見,還道他自恃武功高強,將各人全不放在眼內,這時見他拱手,生怕他運內力傷人,各人都暗自運氣護住全身要穴,其中有兩人登時太陽穴高高鼓起,又有一人衣衫飄動。那知謝煙客這一拱手,手上並未運有內力;更不知他試演‘碧針清掌’時全力施為,恰如是與一位絕頂高手大戰了一場,十成內力中倒已去了九成。
一個身穿黃衫的老人說道:“在下眾兄弟來得冒昧,失禮之至,還望謝先生怒罪。”
謝煙客見這人臉色蒼白,說話有氣沒力,便似身患重病的模樣,陡然間想起了一人,失聲道:“閣下可是‘著手回春’貝大夫?”
那人正是‘著手加春’貝海石,聽得謝煙客知道自己名頭,不禁微感得意,咳嗽兩聲,說道:“不敢,賤名不足以掛尊齒。‘著手回春’這外號名不副實,更是貽笑大方。”
謝煙客道:“素聞貝大夫獨來獨往,幾時也加盟長樂幫了?”貝海石道:“一人之力,甚為有限,敝幫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