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不行哪,”李雪瑩對星星的回答還是不滿意,“那個地方沒有大人大人在很遠的地方,你使勁喊,他們也聽不到。”
這樣星星就回答不上來了。
等了一會兒,李雪瑩看到星星思路全無,就只好把迷底揭開了。
“司馬光遇到這個緊急的情況並沒有慌張,而是動腦筋想辦法。”李雪瑩解釋說,“他呀,抱起一塊大石頭就向水缸砸去,把水缸砸了一個大洞,缸裡的水就從洞裡流出來。水流完了,那個孩子就從洞裡鑽出來了你說,司馬光聰不聰明呢”
“但是,”星星疑惑地說,“他把水缸砸破了,就沒有水缸了,啷個吃水哎?”
看來,星星認為司馬光這種救人的方法並不完美。
李雪瑩覺得給星星講《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她還不甘心,接著又給星星講了一個《灌水取皮球》的故事,希望星星能夠受到前面故事的啟發,也產生一點異常思維出來。
“有幾個小朋友在一起耍皮球玩,”李雪瑩開始講,“星星甩給秦雄,秦雄甩給項玉,項玉甩給夏昇突然,夏昇沒有把皮球接住,皮球一滾就滾到壩子邊邊兒一個樹洞裡面去了。小朋友們過去一看,啊,樹洞好深哪。他們用手去摸。秦雄去摸,夠不著,星星去摸,夠不著,夏昇去摸,夠不著,項玉去摸,還是夠不著啷個把皮球拿出來呢”
“拿個棍棍去掏出來噻。”星星想出了一個辦法。
原來,星星以為樹洞是和地面平行的,但這個故事的樹洞是和地面垂直的。
“不行,掏不出來”李雪瑩解釋說,“那個樹洞的洞口是在樹的樹身上。”
說著,李雪瑩就拿一張紙給星星畫圖進行示意。
“那就拿火鉗去夾噻。”但這還是“棍棍思路”的延續。
“好吧,拿火鉗去夾一下試看。”李雪瑩暫且尋著星星的思路繼續進行,“星星就從屋裡把火鉗拿來,項玉把火鉗伸進樹洞裡面去。
“‘不行哪,’項玉說,‘樹洞洞是彎彎拐拐的,火鉗伸不到洞底去哎!’所以,還必須想另外的辦法。”
但是星星看著李雪瑩,思維就象到此為止了,很長時間都無法可想。
“你啷個啟而不發喲”李雪瑩感嘆地說。“往樹裡灌水哎!”
《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曾經被選入小學二年級的語文教材裡。司馬光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其事的。據記載,他砸缸救同伴的時候僅僅只有9歲。憑心而論,“砸缸救人”這種思路太不尋常了,特別是對於一個9歲的小孩子,簡直就可以說是絕頂聰明的。同時,又加上司馬光長大成人後在政治上和學術上的傑出表現,所以,千百年來他一直被視為少年英才的典範星星現在才3歲,你要她的大腦裡也迸出來一個砸缸的念頭,這無異於讓她解哥德巴赫猜想。別說星星,就是那些八、九歲的小學生100%也是回答不出來這個千古難題的。那麼,我們在上課提問時,為什麼發現有不少學生能夠表現得和司馬光一樣聰明呢?原來,這些學生是透過課前預習瞭解課文內容的,或者以前他們就聽過這個故事,所以他們的思維才能夠一點不走彎路地和司馬光接軌讓一個千古難題不經過思考就輕而易舉知道了答案,這不能不說是相當可惜的!
當然,我們講《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最佳的結果是讓孩子的思路和司馬光完全接軌,但是,這種可能性實在是太小太小了。因為現在的環境和古代已經有很大不同,司馬光那個時代的孩子和現代孩子們所具有的經驗和常識也完全不一樣,而這些經驗和常識對緊急關頭產生靈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要讓現代的孩子來思考這道古代的難題,他們可能比司馬光遇到的困難更大。比如,在司馬光那個時代,他至少知道那個水缸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消防水缸,知道那種水缸是陶製的,用石頭可以砸爛而這些現代的孩子都不知道,因此,你怎麼能夠指望他們想出那驚天動地的一砸呢?
即使是現代故事,如果機械地和標準答案對接也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做法。就拿《樹洞取球》的故事來說,故事本身也存在不少疑問。比如樹洞漏不漏水?既然樹爛成了洞,這個洞就很有可能是漏水的;如果樹洞漏水,你又怎麼可能用灌水的辦法來取出皮球呢,那是一個無底洞呢!
所以,這些所謂的智力故事,也許僅僅對故事本身的主人公才有意義,只有在具體的“那一次”的實踐活動中才能體現出它的奧妙和神奇,因為任何一種智力活動都是需要身臨其境的感受和理解的。而對於已經發生的故事,要在純思維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