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燕嬸趕緊打岔:“立景,別說這個,濱淮大隊事實過不來,說也是空話。”
大蒙臉紅得發紫,鎮靜一下,問道:“池城敵情怎樣?那裡老鄉罵我罵得很厲害,是麼?”
石立景說:“俺是粗人,不會講話,你住的那家房東大爺一定要我捎句話給你。”
“但講無妨。”蒙傑又遞支菸給石立景。
“那家大爺是個老舉人,說跟你交錯不賴,”石立景說,“他全家11口人讓鬼子殺了10口,他還相信你能打回去,救同胞。俺前兒夜裡打進池城,他以為是蒙團,還高興哩,後來他看到我,問蒙團可來了?我這人沒心眼,就實說蒙團不知在哪,俺也找不著。那老舉人哭了,讓我一定捎句話給你,說他活到八十三歲就看錯了一個人,死了不閉眼。我也沒防他出事,他一頭撞在石柱上,一下就碰死了,倆眼全睜著。”
嘭,蒙傑一跺腳,咣的一下人也栽倒了。
陰沉沉地午後,不大的西北風捲起一股股塵土和各類草屑,嗖嗖颯颯地旋轉著,散落著。池城一帶已是十室九空,一派淒涼,在這雲低光晦天氣裡,益發顯得幽森可怖,似乎天在下沉,沒東西支撐他了。
鎮東3000米左右,日本兵從四面八方田野裡匯攏來,集合,排隊,從公路上開往池城,為什麼要這麼羅唆,下午又幹什麼?那是指揮官們的事,士兵只有一個自由,不受限制地呼吸空氣。
日軍獨立混成旅團與步兵旅團不一樣,編制也不盡相同,一般無聯隊一級建制,直轄若干大隊,旅直屬隊也小,平均每旅團5000到6000人不等,山內旅團組建不到百日,直屬五個步兵大隊,駐浦口一帶,到池城來是“出差”,現在第1大隊和旅屬騎兵中隊在鐵路上監運由他們搶去的糧食,另四個步兵大隊和騎兵小隊,外加配屬的六輛超輕型坦克,共4600餘人,全在這裡。他們排成四路縱隊,唱著軍歌,耀武揚威地開進,好像在受閱,誰閱他們呢?只有被他們慘殺的中國平民屍體,零亂地散佈在田野裡,可怕地腐爛著。
從東邊開來一輛吉普車,司機旁首位上坐一位陸軍少將,長相無甚特別處,無非是稍矮些,略胖些,獨溜鬍子和尚頭,膚色微黑些,這正是天保與郭渭川講過的山內勇夫旅團長。這傢伙殺人如麻,卻又愛看閒書,愛發偽善議論。他是到鐵路上同小原的華人老婆薛倩如結算糧帳的,雖然發了一筆財,和小原談得不愉快,現在還不高興哩。小原對他說,下午四點整,300輛卡車準時到達池城,把他的隊伍接回,還回浦口去駐防,他要求打仗,小原不允許:
“閣下,你也明白,這次搶糧是應急,派遣軍總部只許你的隊伍活動五天。因為池城通公路,運輸方便,距鐵路僅25公里,你的任務提前完成,下午可以返回。”
山內不耐煩:“本人是正當軍人,只希望痛痛快快打一仗,不願坐辦公室聽電話鈴。”
小原通報說:“昨天桂軍蒙團與共軍發生了激烈地武力衝突,雙方損傷都大,共軍必將採取報復行動,中國的另一個內亂角鬥場已經拉開帷幕,此為吾人所需求者。”
山內的獨溜鬍子翹起來:“我是為聖戰而來支那,沒興趣管支那人派戰,我只要消滅他們。”
“閣下此行,逐殺支那人已經數千,收穫不小,該止步了。”
“你又不是沒有看到,那些都不是軍隊,我還沒過隱呢!”
小原也不耐煩了:“皇軍在準備攻取長沙,後方機動兵力幾乎是零,我絕不許你另開戰場!”
山內還要聲辯,薛倩如塞一張支票過去,跟著就是提前開飯,美酒佳餚,鬧得他暈忽忽的坐上車來趕隊伍。本來他對小原一向恭順,自從當上了將軍,就常和小原抬扛,儘管大的行動他還得服從小原。
旅團的先頭部隊距池城還有800米,山內趕到。一位年不到30,長相不難看,也沒鬍子的中佐,發號令要部隊原地停止,中佐名叫多田永吉,是旅團參謀長,他報告說:
“小原將軍用無線電傳示,令吾旅團勿用再進池城,立刻掉頭向東,邊走邊等他派車隊來接。他已獲得情報,蒙團自己向我迎來,他要我旅團避免此戰。”
“豈有此理!”山內晃晃肉腦袋,“兵不厭敵,虎不厭肉,袁掌櫃怎麼連這一層也糊塗了?”
“閣下,”多田又報告道:“本旅團諜探偵知,蒙團昨日下午已進至池城西北七公里一帶,隱蔽宿營,前梯隊約兩千人,實際參戰者可能達1700人,蒙傑上校帶隊,裝備完善,彈藥充足。刻下彼已提前發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