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拉攏商賈(第1/2 頁)
秦王。 藩王也。 皇明血脈,身份尊貴,尚且不敢招惹徐大化。 他們行商走四方,積攢豐厚家財,在官場是有點人脈,卻遠不及秦藩,今日怎奈忤逆徐大化。 徐大化問斬數十名貪官汙吏,好幾十不法奸商,將秦王庇護的張清首級懸掛於南門。 此人攜皇命赴陝,做事雷厲風行,分明誠心救災,賑濟百姓。 申家率先聲援,各家商賈不甘落後。 “大人,我三原梁家捐糧五千石,出萬兩白銀,為陝西父老出點力。” “大人,我臨潼張家捐出萬石糧食,萬兩紋銀。” “大人,我涇陽郭家捐出萬石糧食,萬兩紋銀。” “.......” 各家商賈爭相出言捐糧,捐錢,中小商賈急起直追。 徐大化匯總各家商賈捐獻的錢糧,約合計十幾萬石糧食,十幾萬銀子。 不夠。 遠遠不夠。 十多萬石糧食,足足上億斤糧食。 乍一聽,數量龐大,好像吃不完。 然而,陝西受災人口多,受災範圍大,上億斤糧食分給各地災民,都堅持不到年底。 徐大化面孔厲色消散,聲色鄭重說:“陝西商幫頗有家資,諸位捐獻五千上萬錢糧,本官非常欣慰,相信陛下聽聞也非常高興。” “然則,本官絕不平白無故收下諸位錢糧,赴陝前,陛下有言,各省商賈捐糧超過五萬石,或捐錢超過十萬兩,朝廷在其家鄉建功德碑,刻名永世流傳,賜其家族從五品員外郎名額一人,各省十個名額,既然諸位捐錢捐糧,不妨爭取爭取員外郎。” “同時,陛下給予本官特權,將在陝西商幫內挑選三名皇商,所謂皇商,直達天聽、既富且貴,大明永存,皇商永存。” “另外,朝廷將在陝西大興水利,本官承諾把工程承包給諸位。” “再者,陝西乃產棉大省,卻鮮有紡織成布,導致海量棉花運往外省,然後買回棉布運入,此乃蠅頭小利,本官將從京城,東南引進織布,染布技術。” 陝西商幫,一家發財,惠及鄉黨,出入相友,資表比服。 然而,往來南北的陝西商幫沒有把江南先進生產技術引入陝西,反而學習江南浮奢之風,嚴重敗壞關中古樸習俗風氣。 一壽一喪,鉅富糜金數萬,次亦數千……耗中人數十家之產。 既然陝西商幫有錢,適當把他們引上正途,何愁沒錢沒糧賑濟,興修水利。 聞言,刑場旁膽戰心驚的商賈漸漸活絡,激動。 先不談興修水利,也不論身份尊貴的皇商,單單十名從五品員外郎,足以讓陝西商賈為之瘋狂。 大明商賈難以做官,各家商幫家族拼命供出讀書人,僅能勉強在本地做刀筆小吏。 饒是嘉靖到萬曆朝,晉商,兩淮,兩浙商賈漸漸能名正言順科舉考試,入朝為官,依然範圍有限。 今日花費些錢糧,買到從五品員外郎名額,家族步入仕途,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何況在家鄉建立功德碑。 這波操作得當,家族名利雙收。 何況,陝西商幫還有三個皇商名額。 皇商給皇家操辦各種物品,油水更是大的驚人。 “大人,我三原梁家捐五萬石糧食,兩萬糧紋銀。” “大人,我西安申家捐十萬石糧食,五萬兩紋銀。” “大人,還有我潼關張家捐十萬石糧食....” “.......” 頃刻間,商賈聚集之地沸騰了,各家商賈爭相叫價,生怕別家搶了頭籌。 好傢伙。 徐大化直呼好傢伙。 他猜到陝西商賈有錢,沒想到陝西商賈如此有錢。 他更驚訝皇帝的安排,十個員外郎即調動陝西商幫積極性。 單憑三原梁家、王家,涇陽張家和郭家,西安申家以及臨潼張家,頃刻湊夠五十萬石糧食, 數十萬紋銀。 大荔白家,朝邑趙家,富平李家,石家、李家,王家、路家,高家等,這些商賈家族財力都不菲,湊夠百萬石糧食綽綽有餘。 陝地人口八百萬,即使百萬流民,饑民,單單這百萬石糧食足夠堅持到年底。 何況朝廷運來十萬石糧食,後續源源不斷糧食入陝。 錢和糧解決。 吳牲,張三謨,溫體仁,練國事在各府整頓吏治,賑濟災民。 目前,準確無誤將糧食發放或賣給百姓,陝西災情肯定好轉。 徐大化神情前所未有的嚴肅,抱拳作揖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陝西商幫素來聯鄉誼,敬神庥,議商事,保太平。” “今日諸位捐錢捐糧幫鄉親度災年,本官代陝西百姓謝過諸位,眼下陝西災情嚴重,急需把糧食運到各地。本官安排如下,西安申家,大荔白家,臨潼張家在西安,臨潼兩地賑災,朝邑趙家,協助吳欽差在同州賑災,其他家族把糧食集中於西安永豐倉,延安延豐倉,鳳翔廣積倉,各家完成任務,若有家族未能獲得郎中令,本官向陛下上書,依照捐獻錢糧多少,在各家舉薦一名縣令,縣丞,課稅大使。” 聞言,所有商賈驚喜交集。 恩人吶。 所有商賈齊齊作揖答謝:“謝大人。” 徐大化微微頷首,視線瞥向如喪考妣的官吏,擲地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