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出洋相還被圍觀(第1/2 頁)
人生得意須盡歡,出洋相還被圍觀 這話一出,周圍的人都紛紛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到了餘承慎的臉上,靜候他的答案。 就連餘家幾兄弟還有餘安安的目光都忍不住看向了餘承慎。 “你不是科研人員嗎?不是理論知識豐富,不是念過很多書嗎?你剛才還插秧了,你總不能告訴我你分不清楚秧苗還是稗子吧?”餘笙笙抬起眼,目光灼灼地盯著餘承慎,饒有興致地問道。 餘承慎的臉色瞬間變得微妙起來,不過他仍然堅持道:“誰說我分不清楚的!這麼簡單的事情我怎麼會認錯!” 這兩株苗子有一株比較肥大一些,一株比較清瘦一點。 他當即思慮到這秧苗可是專心培育出來的,而稗子其實是一種野草,是為了搶佔秧苗的營養和肥料,所以才特意長成秧苗的樣子的。 按照邏輯來說,自然是秧苗更加茁壯的。 餘承慎這麼一想,心裡頭當即就有了計較,選出了比較肥厚的一株,道:“這一株是秧苗,另一株是稗子,是野草。” 然而,話音剛落,那些圍觀計程車兵甚至趕過來湊熱鬧的村民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笑死了,果然是城裡頭來的公子哥,這麼大個人連秧苗和稗子都分不清楚!” “就是啊,還說是科研人員,這樣子怎麼科研,拿稗子來當科研嗎?” “哥哥,我才六歲,我都知道這一株才是秧苗啊,我娘從小就教我認了,這種發白的是稗子啊,它只會搶佔肥料的,沒有用處的,看到秧田裡頭有稗子都要扔掉的。”其中,人群中有個六歲的小男孩忍不住說道。 “哎喲,不是,這公子哥分不清秧苗和稗子,那他們種的田裡頭豈不是種了很多稗子?”其中一個大嬸說道。 “哎喲,你別說,這田裡頭還真的有很多稗子,這一株是,這一株也是,那一株也是啊,這麼多稗子,到時候你們哪有稻穀吃喲,還不趕緊去田裡去將稗子都給拔掉,補上秧苗啊。” “就是啊,人家土蛋子才六歲都會認秧苗和稗子,這麼大的人,而且四五個的,居然都不認識,這樣子種什麼地啊,還好意思說人家——” 官兵的鬨堂大笑,村民的指指點點,讓餘家幾兄弟還有餘安安的臉色瞬間變得異常難堪起來,臉上又騷又熱,火辣辣的,簡直沒臉見人了。 餘笙笙睨了一眼餘承慎,道:“我承認你學過很多理論知識,但是你有再多的理論知識又怎麼樣呢?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你學農學,那就要真正用到老百姓的身上,真正能夠用到田地裡頭,那才是有用的農學。我的理論知識可能沒有你這麼豐富,但是我學到的每一樣東西,我都能夠用到田地裡頭,只要造福了農民,那才是真正的農學。” 餘笙笙這一番話簡直如雷貫耳,將餘承慎說得越發的羞愧不安,滿臉通紅。 餘笙笙沒有再看他,收拾了工具,這才跟著大部隊打道回府了。 天色也差不多了,周圍的村民也紛紛收拾工具回去了。 但是餘家幾兄弟卻還要重新回到田裡頭,將稗子拔出來,然後重新補上秧苗。 他們剛才都沒有分辨出稗子和秧苗,所以一股腦地插秧,結果現在田地裡頭很多稗子。 這稗子是不能長稻穀的,還要搶佔稻穀的營養,所以他們必須將稗子拔出來。 “哎,這稗子還真的挺難認的,我現在看這一田的秧苗,真的是哪一株都像稗子了。”拔了幾株之後,餘承行都覺得自己眼花繚亂了,有點分不清楚了。 “哎,大哥,這一株應該是秧苗吧,你怎麼把秧苗都給拔掉了?” “這一株明明是稗子,不是秧苗——” “不是,那大嬸剛才又教了我一遍,這一株明明是秧苗,稗子都是有些肥厚的,就中間這個根莖的地方——” 幾人又在田裡頭忙活了許久,直到天色都徹底黑透了,完全看不清楚了,這才收拾了工具回到知青點。 等他們回到知青點的時候,駐地這邊已經煮好晚飯了。 餘笙笙拿出來昨天煎熟的螃蟹還有前日醃製好的五花肉,做了一大鍋香噴噴的香辣肉蟹煲。 先將五花肉切成了薄片,起鍋燒油,炒出油脂,然後放入姜蒜辣椒等配料一起翻炒出香味,再將煎好的蟹放進去,加入熱水燜煮,最後打個薄芡汁就可以出鍋了。 這肉蟹煲又是調了香辣的口,最後連湯汁都被搶著用來泡飯,一點都沒有剩下。 而知青點這邊,比起剛開始來時候的雞飛狗跳,生活也有了質的飛躍。 封明景今天一大早就去趕海了。 雖然沒有大漲潮,但是他帶回來不少的零碎魚蝦。 餘笙笙不在,他又請教周邊的村民,正好問到了陳嫂。 陳嫂教了他將魚殺了,然後小火多油,將魚蝦煎好了,封明景急忙連聲道謝,還給陳嫂的孩子拿了一點糖果。 陳嫂一高興,就將菜園裡頭的時令青菜送了他一大把。 青菜摘洗好,用油大火炒,稍微加點鹽,都是很簡單的烹飪方式。 而且,吃了幾天的粥,封明景總算學會了煮飯。 將米飯煮的差不多的時候,要要漏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