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新車上市,質疑不再(爆更求發電)(第1/2 頁)
在前一世的時空中,樺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一樣是突飛猛進。
2012年,樺國汽車總銷量達到了驚人的1900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一躍成為全球第一汽車產量國。
時間快進到2023年,樺國汽車市場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900萬輛,傳統燃油車約為1400萬輛。
根據2023年的銷量資料,樺國汽車晶片市場規模約達6500億元人民幣,摺合約1000億美元。
這意味著每輛汽車平均配備價值28萬元的晶片。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因其更復雜的電子系統,其晶片價值更高,平均超過4萬元。
回到這一世的2011年,樺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今年銷量約為100萬輛,其中未來汽車公司就佔據了約20萬輛的份額。
展望即將到來的2012年,預計樺國汽車晶片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其中關鍵晶片的市場份額接近3000億元。
對於未來科技集團而言,如果能夠成功搶佔國內中高階汽車的晶片市場,有望實現超過1500億元的銷售額。
更進一步,如果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一定份額,年銷售額突破五百億美元並非難事。
更重要的是,中高階晶片具有更高的利潤率。
然而,汽車晶片市場只是半導體行業的冰山一角。
智慧手機應用晶片市場同樣潛力巨大。
以一部售價3000元的手機為例,其出廠價約為1800-2500元,而晶片成本則在450-700元之間。
手機晶片種類繁多,包括處理器晶片、射頻晶片、電源管理晶片、儲存晶片等,其中處理器晶片的成本佔總晶片成本的一半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高階手機的晶片成本佔比更高,可達出廠價的35以上。
舉例來說,一部售價5000元的高階手機,其晶片總成本可能超過1000元。
2011年,樺國手機產量達到了驚人的113億部,佔全球出貨量的比重超過50。
預計到2012年,樺國手機晶片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與汽車晶片市場規模相當。
在整個半導體市場中,手機晶片和汽車晶片無疑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以2011年為例,半導體行業巨頭英特爾的營收預計將達到550億美元,而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營收預計將超過3000億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只計算了最終產品的產值,如果考慮上中下游的重複計算,實際市場規模可能更大。
市場規模的估算往往代表著行業的最大潛力,通常會大於整個行業的實際營收值。
然而,即便如此,從這些資料中可分析到,如果未來科技集團能夠在汽車晶片和手機晶片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其年產值很可能達到數千億元的驚人規模。
這不僅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效益,更代表著在高科技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郝強與比亞笛的第一筆訂單,只是一個開端。
10月14日,星期五。
半導體行業依然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整個半導體板塊的股價持續下跌,讓投資者們惶恐不安。
行業巨頭如膏通、asl和鷹偉達等公司的高層不得不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
儘管未來科技集團的晶片尚未在國際市場上正式銷售,但其存在已經對整個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沒法,跨幾代的技術差距,太嚇人了。
他們,還在懷疑未來科技集團報道的真實性,更無法接受這可能帶來的行業洗牌。
時間很快來到10月17日,星期一。
這一天,未來汽車公司終於開始交付搭載新晶片的新車。
早在清晨,大批媒體記者就已經蹲守在未來汽車的直營店外,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新晶片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
回顧過去的兩個月,未來汽車公司在面臨“無芯可用”的困境時,並沒有停止生產。
繼續生產車身和其他部件,只等晶片一到,就立即進行安裝和測試。
這種靈活的生產方式使得新車能夠迅速下線,並快速運往各個直營店。
這段時間裡,未來汽車公司積累了近三萬輛的汽車訂單。
特別是在未來科技集團公佈新晶片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