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韃靼(第2/3 頁)
;
按理說,他們不會做出如此不智之舉才是。”
“上次他們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結果卻誤導了我們所有人,這次,八成也憋著什麼壞呢。”朱棣眼眸幽冷,“呵呵,那個阿魯臺可以啊。”
“會不會韃靼首領不是阿魯臺?”李青沉吟道。
朱棣詫異地看了李青一眼,“為何這麼說?”
李青也不知道,但就是有這種感覺,“直覺。”
“算了,暫時別管誰是首領了。”朱棣皺著眉,“一群蠻子竟也學會用孫子兵法了,可真有意思啊。”
他眯著眼:“這個韃靼,日後定會成為大明勁敵。”
朱瞻基對兵法戰策,有很深理解,開口道:“目前韃靼還遠不是大明的對手,不管他們目的何在,他們主動出擊,都利好我們。”
“不錯,”李青點頭:“這次來的人,肯定不會再是兀良哈,更不可能是瓦剌,絕對是韃靼的人。”
朱棣皺著眉,沉默不語。
朱瞻基分析道:“韃靼夜襲會不會是妄圖劫糧燒營,亦或……衝著皇爺爺來的?”
八千騎兵聽起來不多,但真要冷不防衝入明軍大營,還真有可能成事。
“劫營倒還可能,但他們絕不敢衝著朕來。”朱棣平靜道,“從上次交手就能看出,韃靼絕不是莽夫,不會做這樣沒腦子的事兒。”
“報——!”
一個親兵匆匆上前,隔著轎子奏道:“皇上,斥候兵來報,有近萬敵軍正在快速接近我軍,最多一刻半鐘便能殺來。”
“知道了,”朱棣語氣平靜,“快速擺上拒馬樁,大軍進一步收攏,盾牌兵,長矛兵在前,神機營居中,伺機火器反擊。”
“是。”
朱瞻基擔憂道,“皇爺爺,這時間怕是不太夠啊。”
“他們突然殺到,必是疾行而來,戰力定會大幅度縮水。”朱棣經驗老道,“只要擋住第一波衝勢,便可攻守易型。”
頓了一下,“瞻基,你去督戰,切記,不可追擊,只需防守住他們攻擊便可。”
“孫兒領旨。”
朱瞻基拱了拱手,轉身跳下馬車。
“這次又是耍什麼詭計呢?”朱棣眯著眼,大腦飛速運轉。
李青神色凝重,愈發覺得韃靼危險。
上次就是被誤導,才讓韃靼做大,這次又是搞不懂韃靼在做什麼,這種隱隱被牽著鼻子走的感覺,著實不好受。
李青思緒紛飛,卻毫無頭緒。
只能把期望寄託在朱棣身上,朱棣雖然沒啥文化,但對戰爭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理解。
“朕知道了。”朱棣突然開口。
李青驚喜,脫口道:“是什麼?”
朱棣沒解釋,而是探出頭,朝外面的親兵道:“傳諭:擋住韃靼第一波進攻後,立即反攻,全力以赴,但不能追擊過深。”
“是,皇上。”親兵拱手領命。
朱棣這才重新坐回轎中,解釋道:“韃靼在拖延時間,他們不是衝著朕,目的也不是劫營,而是瓦剌。”
“劫營只是幌子,只是拖延咱們行軍,真實目的是要在朕趕到前,先一步解決瓦剌。”朱棣氣笑了,“真他孃的狂妄,這是要打朕的臉啊!”
“嘶~”李青驚詫道,“他們兩面用兵?”
“有何不可?”朱棣道,“除去這一萬騎兵,韃靼依然能吊打瓦剌,只怕在這支騎兵來之前,他們的主力就去了瓦剌部。”
李青聞言,立即道:“皇上,大局為重,臣以為……必須要支援瓦剌。”
漢人支援元人,聽起來有些荒謬,但眼下很有必要,李青認真道:“皇上,絕不能讓草原統一。”
“這不用你說。”朱棣點頭:“朕雖然一年前還打他們來著,但又怎會不為大局考慮,身為一國之君,豈能這點肚量都沒有?
天亮,撥兩萬精兵,馳援瓦剌!”
“呼~”李青松了口氣,歎服道:“皇上英明神武,虛懷若谷,臣欽佩之至。”
“呵,從你嘴裡聽句好聽的,可真不容易啊!”朱棣揶揄:“會說話,就多說兩句。”
“……”李青突然想起了什麼,“皇上,臣有一計。”
“說說看。”朱棣也不追著不放,根據經驗,李青每逢有計,都有大用。
李青嘿嘿一笑,“此戰過後,把死去的韃靼屍體,用青草裹著,帶去韃靼大營,汙染他們的水源;
若是允許,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