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明耕地田畝(第2/2 頁)
子,這樣的遭遇……李青也不免唏噓。
最終,李青嘆了口氣,笑道:“早些回來,你以後的酒包在我身上了。”
“哈哈……那就多謝了。”
兩人聊了許久,見毒辣的日頭逐漸趨於柔和,藍玉道:“我得走了,就不留你了,待我回來咱們再好好敘敘。”
“跟皇上說了嗎?”
“早就說了。”藍玉笑道,“放心吧,我早不是以前那樣了,如今兒孫滿堂,自會為他們考慮。”
“我送你!”
“不用了。”藍玉擺擺手,“東西早就收拾好了,就不勞你這個大忙人了,以咱們的關係用不著這個。”
李青笑著點頭,又待了一會兒,目送馬車遠去才回去。
……
……
時間一天天過著,清丈田畝已經完成,經過這次重新丈量,大明的田畝多出來兩千多萬畝耕地。
據戶部統計,天下官民所有耕地加起來,共計八萬萬,又七千萬畝。
不過,這時代的一畝地面積,要比後世小上一些,一畝地大約也就610平米,而且,糧食產量也遠不及後世。
南方年畝產三石多,北方不到三石,這還是不受旱澇的情況下。
這時代的莊稼稍微受些災,產量就會大幅度縮水。
清丈出來了田畝,賦稅也就好辦了,經過賦稅簡化,以後大明的財政收入也相對清晰起來,有了明朗的賦稅,也方便帝王統籌斡旋。
攤丁入畝的國策,進行地有條不紊,已經在江浙地帶落地實施,正逐步向外輻射。
之所以如此順利,是因為朝廷兼顧了官紳利益,他們享受七折稅收優惠,受到的利益衝突並不算大。
有時候妥協一下,也沒什麼不好。
真要一刀切,這政策根本落實不下去。
即便如此,經過戶部計算,以後大明每年的賦稅也能增長三成以上。
攤丁入畝後率先在江南落實,少地、無地的百姓徹底解放,進城打工的越來越多,手工業也得到蓬勃發展。
諸如:傢俱業、女紅業、胭脂水粉、裁縫鋪……
無形中又給大明帶來了一波稅收,同時經濟也得到了發展。
不過,人口的流動,也給各地官員帶來了很多麻煩事兒,反對解除限制的聲音,源源不斷地送往京師。
人一流動,事兒也就多了,這種情況無法避免。
~
御書房。
朱棣罵罵咧咧,含娘量極高,“一個個就知道訴苦,多幹點兒活咋啦?
再說了,百姓只限在本州縣活動,他們還是管那些人,有什麼好委屈的?
孃的,整日就知道瞎逼逼,有寫奏疏的時間,也辦好幾件事兒了。”
“李青!”
“臣在!”
“這國策是你提的,你得負責。”朱棣氣哼哼道,“你有計沒?”
李青訕訕道:“有是有,只不過…皇上應該不會同意。”
“你不說怎麼知道朕不會同意?”朱棣沒好氣道,“快快說來。”
“很簡單,漲俸祿!”
“你放屁……!”朱棣大怒。
這點,他跟他老子一個樣,都是一毛一拔,連措辭都一樣,“老子給他們的俸祿夠使了,還有剩餘呢。”
“……皇上你先別急。”
“不用說了,漲俸祿是不可能的。”朱棣斷然道,“朝廷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做人要知足,做官亦如是。”
頓了頓,“你是知道朕的,朕不是小氣的人,但錢不能這麼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