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永青侯(第2/2 頁)
話說,但李青一個小小的錦衣鎮撫使,怎麼就能封侯呢?
皇上欽封,眾將不敢反駁,但李青封侯,誰心裡也不服,甚至臉上的不滿都掩藏不住了。
李青如芒在背,如鯁在喉,苦笑道,“皇上,臣擔當不起啊!”
“咱說你擔得起,你就擔得起。”朱元璋掃了一眼眾將,“你們可有意見?”
眾將連忙拱手:“皇上英明!”
“好了,吃飯吧!”朱元璋笑吟吟地動了筷子。
滿桌的山珍海味,眾將卻都沒了胃口,甚至連李青自己也是食慾不振。
麻蛋,老朱坑我!
……
中殿大堂。
朱元璋、朱標、朱棣,爺仨圍著桌子坐下,宮女送上醒酒茶,知趣地退了出去。
“棣兒。”
“兒臣在。”
朱元璋道,“此次一共招安三萬鐵騎,回去後將其分成三支,一支交由乃兒不花統領,另外兩支,提拔兩個元人將官統領,不能讓一家獨大。”
頓了頓,“弄根骨頭吊在三人前面,讓三人形成競爭關係,適當的扶持弱的,打壓強的,這樣你才能更好的控制。”
“父皇英明!”朱棣歎服,“兒臣謹記。”
“嗯,另外再給三人配上副將,實權仍讓他們掌握,這樣才能發揮出戰力,但也要慢慢滲透他們。”朱元璋抿了口茶,道,“咱給你兩年時間,務必要把這支軍隊,訓練成真正忠於咱大明的軍隊,有沒有信心?”
“兒臣有信心!”朱棣保證道。
“很好!”
朱元璋滿意的笑笑,“李青這一戰表現如何?”
“……回父皇,李青他…沒什麼表現。”朱棣訕笑道,“戰術、戰策上,他從未出過主意,對兒臣、宋國公的策略,也都全部贊同,幾乎沒什麼作用。”
朱元璋輕輕點頭,“不懂絕不裝懂,知道大局為重,孺子可教也!”
朱棣:“……”
父皇為何對李青如此偏愛,他百思不得姐,但眼下正是父皇對他感觀最佳的時候,他自不會潑冷水。
於是道:“不過此次戰役,李青確實居功甚偉,要不是他及時射殺,元人的天然眼線海東青,招安未必能這麼順利實施。”
“他能射下海東青?”
朱元璋驚詫道,“那玩意兒飛那麼高,他都能射下來?”
朱標也是一臉驚奇,他雖大部分精力都在文政上,但作為大明的接班人,軍事也沒有落下過,自然知道元人的海東青。
朱棣點頭,儘管他對李青‘吃人嘴不軟的’的行為,十分鄙視,卻也不得不承認李青的本事。
“五石弓,連開五箭,箭箭拉如滿月,當真是天生神力!”
朱元璋笑意更甚,“元人的海東青最是難纏,看來下次總攻,還得讓他去了。”
朱棣目中精光一閃,起身下拜:“父皇,兒臣願為大明身先士卒!”
“呵呵……起來,快起來。”朱元璋笑呵呵道,“有你表現的時候,不過這次…你還是別去了,管理好乃兒不花的那支大軍,才是你當下要做的。”
朱棣有些失望,不甘心道,“父皇,兒臣做個副帥,不,做個先鋒便可。”
“貪多嚼不爛。”朱元璋的笑意斂去。
朱棣心中一凜,忙拱手稱是。
朱元璋這才重新露出笑意,“行了,你好不容易來一趟,去看看你岳丈去吧,老傢伙身子骨大不如前了,你也儘儘孝心。”
“是,兒臣告退。”朱棣拱了拱手,又朝朱標道,“大哥我先回去了。”
“明兒來皇宮一趟,咱兄弟單獨喝兩杯。”朱標道。
“好,弟弟明兒一定來。”朱棣笑道,“那大哥先忙,我走了。”
“嗯。”
目送朱棣離開,朱標輕聲道:“父皇,總攻您準備讓誰掛帥?”
“藍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