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做個權臣吧(第1/2 頁)
李青心裡準備著‘小棒受,大棒走’的臺詞,同時,身體繃緊,做著隨時逃命的打算。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朱元璋的鬱悶逐漸加重,許久,重重嘆了一口氣。
李青強忍住奪路而逃的衝動,試探道,“臣言語不當,還請皇上恕罪。”
老朱沒搭理他,轉頭朝朱允炆意味深長的來了一句:
“允炆啊,做皇帝心要狠,知道嗎?”
李青一呆,有些摸不著頭腦,朱允炆也有些茫然,少頃,鄭重道:
“孫兒記住了。”
“嗯。”朱元璋臉上露出欣慰笑意,“今兒就到這兒吧,你去休息會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要太過勞累。”
“孫兒遵旨。”朱允炆起身一禮,接著,又朝李青點頭示意。
李青拱了拱手,算是還禮,見他走了,這才小心翼翼道,“皇上,你不會又要打我板子吧?”
“瞧你那德性。”朱元璋翻了白眼,起身道,“陪咱走走吧。”
“好嘞。”
李青放鬆下來,跟在老朱身後。
兩人一前一後地走著,走了好一會兒,老朱突然止步,李青想著心事沒注意,差點把他撞得摔個屁股墩。
“哎呦,皇上你沒事兒吧?”
“你這廝……沒長眼啊!”朱元璋心情不太好,卻又實在對李青發不起火來,沉吟半晌,道:“你以後跟李景隆、藍玉,多走動走動;
若想有所作為,朝堂之上,得有幾個分量足的盟友,不然他日施行新政,你將舉步維艱。”
“臣遵旨。”李青心中一動,訝然道,“皇上,您的意思是……同意臣提的這項國策了?”
“咱可沒說。”老朱嘴硬道,“你的理論有一定可取性,但並不全對。”
李青撓了撓頭,“還請皇上指正。”
“咱如此規定,是因為咱深感元末混亂無序,所以才將子民分成了不同的戶籍,民戶、軍戶、匠戶、樂戶等,每一個人有著自己專屬的工作戶籍;
李青啊,有些事你沒經歷過,你無法體會。”
老朱嘆道:“元朝之所以滅亡,其根本所在,就是流民造成的,大多數人都在四處流竄,朝廷失去了管理,國家根本就運轉不起來;
各行各業都沒人幹了,國力一落千丈,這才讓起義軍成氣候,若不然,無論是咱,還是陳友諒、張士誠,都無法做大;
若把大明比作龐大的機器,那大明子民都是機器的一份子;
或是一個齒輪,或是一個鉚釘……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分工,就不會出現太多的流民,而造成元末的亂世了。”
李青拱手道,“皇上言之有理。”
說實話,就老朱這出身,能做到這一步,已是極難得了。
老朱也是人,還是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靠著當乞丐、做和尚,要飯才能生存的人。
你不能用後世的先進理念,去要求一個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連生存都是奢望的人。
但制度這個東西,是一個國家的根本,若知錯不改,後果極其嚴重。
“皇上,臣……”
“說吧,放心大膽的說。”朱元璋道,“咱恕你無罪。”
“謝皇上。”李青拱了拱手,認真道,“大明建國還未滿三十年,各行各業都在蓬勃發展,短期之內,皇上的制度倒無多大影響;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速度會慢慢降下來,這是規律,歷朝歷代皆是如此;
各行業不可能一直蓬勃發展,什麼行業都有景氣和不景氣的時候,一個行業不景氣,而另一個行業行情大好,百姓卻因為戶籍制度不能從事;
多令人遺憾啊!
百姓生計艱難,國家財政減少,甚至嚴重些……百姓難以過活之下,還是會脫離戶籍,選擇做流民;
這和皇上所願,背道而馳啊!”李青說的真心。
朱元璋深受觸動,沉吟半晌,輕輕點頭:“你是對的,但…咱已經沒這個精力了。”
“已經有那麼多既得利益者了,這需要慢慢來,沒有十幾數十年的經營,哪是說變就變的。”
老朱遺憾道,“就拿最重要的農戶、軍戶舉例吧;
一旦全面放開限制,各行各業的人,又會優先選農戶,畢竟絕大多數百姓的夢想,都是擁有耕地;
有了地,便不會餓肚子了;
地就那麼多,乾的人再多,也不會多產糧食;
而當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