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麻煩(第1/1 頁)
夏陽的北京集訓之旅, 開局還是很順利的,她的自我生存能力並不差,其實哪怕是一個人去北京參加集訓或許都可以做到。 更別提還有王老師,會全程送夏陽幫她走流程,不過王老師只能送他前往北京參加這個培訓營。 培訓營是實行的全封閉式管理,王老師自然沒有辦法留下,事實上之所以星州市教育局會專門派王老師,與夏陽取得聯絡。 更多的是因為這個培訓營的特殊性,培訓營是由常年負責CMO題庫的老師組建,屬於半官方性質。 可想而知培訓營內部的含金量,當然洩題之類的情況是絕對會避免的,不過其內部資料等東西,絕對是甩外面培訓機構好幾條街。 這樣一個培訓營,夏陽之所以有機會參加,還是星州市領導特意溝通交涉的結果, 為的就是夏陽這一顆,好幾年沒有出現過的獨苗。 這個培訓營的選址,位於清北大學附近,主要是為了方便老師們,負責競賽相關的老師大部分也都在清北任教。 王老師和夏陽一路坐飛機直達B市機場,而且落地之後王老師也是先安排了接送車輛。 所以兩個人是幾乎無縫銜接等前往培訓營,路上夏陽一直在默默看周圍的景色,其實她來過B市,畢竟這裡是國家的首都。 不過那也都是挺小時候的事情了,在夏陽的記憶裡好像也就只有升旗這件事,記的還算清晰。 王老師一路上都顯得很健談,顯然並不是一個嚴肅古板的性格,夏陽也是一個捧場的人,所以兩人一路算是相談甚歡。 夏陽算是更加系統全面的瞭解了,即將前往的集訓營中更加細節的一面。 據王老師的說法,集訓營採取的是標準的壓力教學,每天都有測試卷和排名榜,雖然不搞末位淘汰制,但作為末位的那個人也一定會壓力山大。 而關於課程上,集訓營這邊主要做的就是,一些相關經典題型的講解,讓底下的學生學會到講課老師所用的破題思路。 數學的本質就是邏輯問題,而越是難的題目越是讓人抓不著頭腦,需要運用到各種公式定理。 夏陽之前的競賽班,就是系統的講解的各種可能涉及到的公式定理,夏陽的主要精力也都放在了這些偏門的公式上。 不管是初賽複賽,考驗的其實都是基礎,能夠成功透過複賽,甚至取得CMO資格,就證明夏陽在這些知識點上已經沒有疏漏了。 而接下來區分大家水平的,就是邏輯思維方面,也可以說是靈感。 怎樣在所有的公式中找到最合適的那個,遇到問題往哪個方向想,最快速、最方便?是接下來的重點。 關於這方面的,如果讓夏陽自學的話,她就只能選擇用題海戰術,透過大量的刷題來鍛鍊自己。 而在集訓營中,老師會分享自己的思路,夏陽聽到這裡的時候,就知道來北京參加集訓營,確實是最適合自己的。 任何事情閉門造車,都沒有辦法取得進步,如果任由夏陽自己來搞,雖然夏陽思維活躍,可是身邊沒有可交流的人。 總是存在侷限性的。 夏陽有預感,這次的集訓營之旅,應該能夠收穫到很多。 雖然一路在王老師的陪伴下並不無聊,但是長達幾個小時的舟車勞頓,還是讓人精神疲勞的。 到最後這一步,坐小車前往集訓營時,王老師明顯也有點蔫了,不過他還是打起精神來和夏陽說話。 時不時的會和夏陽唸叨幾句,不過這個時候該說的正事他都說完了,所聊的內容就更向於更休閒一點了。 比如說這次之所以是派他帶夏陽過來,是因為他的研究生導師現在也在這個集訓營。 比如給夏陽做了很多心理建設,像什麼集訓營裡面各種學生都有,大家基本都是一個地區裡排的上名號的天才。 難免會遇到脾氣不好的那種人,讓夏陽專注自身就好,如果真的有什麼問題,就找集訓營的老師或者給他打電話。 ...... 夏陽一開始聽的還挺認真的,但是聽著聽著實在是忍不住睏意上頭,最後不知道什麼時候也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夏陽被王老師叫醒的時候,已經到了集訓營門口,夏陽下車之後就默默打量周圍,周圍還算繁華,附近的地標性建築就是清北大學了。 他們所處在一棟寫字樓面前,王老師領著夏陽走進寫字樓,直奔32層。 夏陽全程默默跟著王老師,看著王老師東轉西轉,在一個小辦公室裡,給夏陽引薦了一下培訓營的創始人。 也是國家數學方面的領軍人物,一個和藹的老人,穿著最普通的家常衣服,簡單寒暄幾句之後。 還親自帶他們去了清北里找了間教室,算是領夏陽認了認路,夏陽本以為那棟寫字樓裡是上課的地方,沒想到是在校園裡。 老人似乎是看出了夏陽的疑惑,笑呵呵的解釋道:“因為咱們是全封閉的,涉及到住宿,所以就校外設了一個點。”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