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國風標杆《東風破》(第1/2 頁)
“老公,點選量都破五億了耶!”
田馨從後面摟住榮奕的脖子,將手機螢幕遞到他眼前。
榮奕只好停住敲擊鍵盤的手,看了螢幕一眼。
是一段剪輯過的影片,大約四十多分鐘的樣子。
影片下方顯示著點選量,5億2千多。
評論數量也已經破了百萬。
正如榮奕所料,他們下午離開學校後沒一會兒,華音就將他今天到學校的全過全網釋出了出來。
有監控拍下的,比如他進校門那一小會兒。
也有大教室裡的錄影。
整得跟一部完整的微電影似的。
不過看這資料,這段影片居然瞬間就大火了。
可惜了,華音是免費公開的,少賺了好多錢。
收費了分自己一點出場費也好呀,咱現在好缺錢的。
南方腫瘤那邊一燒幾個億,手下還有這麼多人要養,還得想辦法湊錢來京城。
對了,還得準備婚禮,還有兒子以後的奶粉錢......嗚~~
沒見我天天敲鍵盤拼命掙錢,一刻都不敢閒嗎?
“嗯,這是好事呀,說明國風的概念已經被大家所熟知。噴我的人蠻多的吧?”
“不是呀,大部分都是誇你的呢。”田馨走到前面,坐在榮奕腿上,往他懷裡一偎。
榮奕連忙將她摟住,免得她滑下去。
田馨甜甜一笑,靠在他肩膀上的腦袋往上蹭了蹭,貼著他的臉。
耳鬢廝磨,感覺確實不錯。
一手將螢幕舉到兩人都能看到的位置,另一隻手伸出手指點開評論,慢慢翻給榮奕看。
還真是,評論裡無論是不認識的,還是認識的一些大V,基本上都是一邊倒的誇讚。
特別榮奕說大華聽眾,就是大華音樂生存土壤的見解,更是被無數人引用並誇讚。
還有人說難怪榮奕寫出來的歌都那麼好聽,而聽別人創作的歌曲,再好也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特別一些被音樂人吹捧得高大上的歌曲,就是覺得聽不進去。
還以為是自己欣賞水平有問題呢。
原來,榮奕寫的歌曲是土壤裡的種子,容易在土壤裡紮根,成長,真實。
而那些高大上的音樂只是天上的彩虹,美在天邊,仰望方可看見,看過終化虛無。
對於榮奕現場舉例創作的那首歌曲,收穫的好評就更多了。
甚至作協、詩協的許多人都被吸引了過來,對詞作出專門的賞析。
歌曲的名字自然還是地球上原本的名字——《東風破》。
楊祖新還專門留言對這個名字作出了自己理解過的解釋:
破,即是攤破。
也就是古人填詞時在原詞牌的基礎上延伸出的一種變體。
比如《攤破南鄉子》,前三句與原詞牌《南鄉子》相似,卻將第四句的兩字句及第五句的七字句進行攤破,變體為三個四字句。
還有《攤破採桑子》,也是原詞牌《採桑子》後兩句攤破後的變體。
而榮奕用了《東風破》這個名字,應該也是借用古詞體攤破成現代歌詞的一種手法。
《東風》,大概就是《東風第一枝》的詞牌:
草腳愁蘇,花心夢醒,鞭香拂散牛土。舊歌空憶珠簾,彩筆倦題繡戶。黏雞貼燕,想立斷、東風來處。暗惹起、一掬相思,亂若翠盤紅縷......
......
楊祖新的評論,同樣收穫點贊無數,被稱為是對這個歌名及歌詞最準確的註解。
也有許多人留言問榮奕是不是這樣的,榮奕也不做解釋,只在楊祖新的評論下點了個贊。
我又沒法回去問方文山,能怎麼解釋?
反正這個世界,就當是這樣的就行了唄。
最後,就是對整首歌製作出來效果的評論,也是評論中最多的。
華音人才濟濟,何況有聶維新及學院裡的幾位老師,幾乎能代表大華音樂方面的頂級水平。
結合榮奕按前世這首歌的原曲給出的一些建議,在他們的幫助和指點下,再加上學院裡各科專業優秀的同學們的幫助。
整首歌編曲、伴奏都很快就弄了出來。
古箏、二胡、琵琶,這三件古典樂器是原曲中有用到過的,聶維新還在其中用榮奕送他的玉笛加入了一些笛聲穿插,令整個編曲更加悠婉。
再配合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