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為有暗香來(第1/2 頁)
“第三名,陳若萱,填詞《臨江仙》:
華燈漸隱喧囂默,瓊臺又立寒風。
一泓秋水對枯蓬,獨裁梅朵冷香濃。
玉屑紛紛催白髮,嘆籲濡沫匆匆。
靈犀是否與卿同,夜聽梅語月明中。”
......
“第二名,言若珺,填詞《臨江仙》:
北風徑自掀帷幔,檻欞裊繞寒香。
靜聽梅語訴牽腸,一言更比一言長。
人在天涯徒悵望,錦書聊寄何方。
輕風拂過淚先藏,有情何必說離傷。”
......
眾人一見,嘿,還真是巧了,兩位才女居然選了個一模一樣的詞牌名來填詞,並且還都是相同變體的《臨江仙》,還都含梅語二字,或許是聽梅閣這個地方的名字給兩人的靈感。。
(變體指詞中某一句或兩句相對最原始詞牌有所變化,就跟歌詞一樣,曲子相同,歌詞字數可以變化。幾乎每一個常用詞牌,都有幾個版本的變體。不過現人填古詞,就只能遵循古人填過的正體或者變體格式來填,是沒法自創變體的,因為曲子都沒了。這兩首是和凝變體的臨江仙。)
兩人的詞風都屬於婉約細膩的幽思之意,男人是很難寫出這種意境的。
原本幾位評委覺得這兩首詞差不多,具體哪首更好其實也只能看讀者喜好。
不過最終少數服從多數,還是判了言若珺的第二,陳若萱第三。
果然,結果一出,彈幕上就出現了許多“馬後神”的評論。
“什麼垃圾評委?明明陳若萱的更好!”
“對,靈犀是否與卿同,夜聽梅語月明中。好有意境,好有畫面感。我覺得這首第一都沒問題!”
“我也喜歡陳若萱的,玉屑紛紛催白髮,嘆籲濡沫匆匆。既寫梅花,又寫人生,令我都想起我死去的女朋友了,想當年我十八,她八十......”
“我覺得評委沒錯,一言更比一言長,有情何必說離傷,這兩句都很好呀。言若珺寫的是哀而不傷,更有意境。”
“只有我對誰是第一好奇嗎?”
“對,我也好奇。兩位才女已經寫得這麼好了,那第一會是什麼樣的作品?又會是誰寫的?”
“肯定是易庸寫的!”
“是喲,易庸的詩到現在都沒出來呢。”
“那肯定他是第一了。”
“哈,我覺得你們想多了,難道他不是第一輪就被淘汰了嗎?”
“第一名出來了!是榮奕寫的《梅花》。”
“榮奕?不是易庸?”
“哈哈,虧你們還說易庸是什麼詩仙,被打臉了吧?”
“我就說易庸是抄的人家的詩,一到現場準露出破綻。”
“樓上的傻兒子,爹教你點常識,榮奕就是易庸。”
“哈哈哈,可笑死爹了!有些人只知道無腦噴,連易庸是榮奕的筆名都不知道!”
同樣不知道的,還有汪星仁和朱尚肅等人。
因為他們不看娛樂圈的八卦新聞,對前段時間狗仔扒易庸身份的事不知道。
他們只關心文化圈,知道易庸寫詩打敗了李慕白的事,以及易庸會寫小說,還混娛樂圈。
所以當螢幕上顯現出排名第一的詩,董小姐開始宣佈並朗誦之時,就已經嘴都快樂歪了。
真沒料到易庸這麼經不起考驗,還沒等咱出手呢,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
“第一名,榮奕,五言絕句《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董小姐將詩及評語讀了一遍後,邀請李祖新老師對詩進行點評。
“......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大道至簡,我等幾位評委都覺得自愧不如!”
全場頓時響起一片掌聲。
有些人初時確實沒弄明白這麼簡單的詩為何能名列第一,但經過評委點評過後,才知道這首小詩的不簡單之處。
同時也有許多不認識榮奕之人,都想知道寫出這首梅花詩的是誰。
直到榮奕站起身來,向評委致謝,對眾詩友說承讓。
董小姐又將榮奕的身份介紹了一番。
汪星仁、朱尚肅及那些人這才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