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武媚娘垂簾聽政(第1/2 頁)
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皇上回來了。 韓國夫人呢? 韓國夫人也回來了。 武媚娘側躺著對小順子說,看得出來,你打小挺機靈,將來一定能成氣候。 奴才自小由王公公一手調教的。 嗯,他老了,眼神也不好了,心也變軟了。 奴才渾身都是眼,就是沒心。 哈哈哈,那你的心哪去了,讓貓叼走了? 奴才的心,在娘娘身上,可是娘娘平日用不著奴才。 好小子,以後我虧待不了你。 哎。 玉兒。 在。 給小順子拿些珠寶綢緞來。 是。 奴才叩謝皇后。 皇后娘娘駕到。 媚娘看著李治在甘露大殿上忙碌的樣子,皇上又在忙於政務啊? 啊,百濟國連聯兵高勾麗,打我屬國新羅,朕要御駕親征了。 好啊,皇上要行天子之威了,皇上打算什麼時候出征?帶多少兵馬呢? 啊,這個,朕還沒有想好,朕正在想。 皇上御駕親征的決心已定? 那是當然了,好,那臣妾問問皇上,先鋒大將軍是誰?各路總管是誰?皇上要去哪條路線?要帶多少糧草?兵部要多少戰馬、甲冑、弓箭、刀槍,又如何改造戰船? 這些,媚娘,你是怎麼知道的啊? 當年先帝御駕親征高勾麗,我就在一旁侍候,聽得一句半句就記在心裡,皇上連這些都心中無數,又如何能御駕親征呢? 朕是一國之君,朕不親征必會遭朝臣們的恥笑啊。 但若皇上心中無數,又騎虎難下,豈不更遭人恥笑嗎? 那依你皇后的意思,朕只有派使臣前去講和才是了。 皇上在朝堂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已經說了,言而無信也是要遭人恥笑的。 這打也不是,和也不是,哎,你說該怎麼辦呢? 這正是臣妾要告訴皇上的,仗要打,還要打贏,皇上不必親征,還要保住面子,臣妾早為皇上準備好了,你看。 好啊,太好了,朕的媚娘真是了不起啊。 我不過是為皇上解圍,要是皇上心中有我,事先跟臣妾商量一下,何苦落到這般境地。 朕是怕勞累了媚娘嗎? 臣妾看皇上倒是眼圈發青,麵皮腫脹,像是過度勞累的樣子。 哎,朕啊,最近這頭疼的厲害。 哼,就憑皇上這副樣子,怕千里兵馬勞頓,也難以受得了啊。 哎,朕也知道,媚娘也是為了朕好,你看,這奏表也寫得好,可朝堂之上,兵部、吏部要是問起朕來,朕該怎麼答覆啊?要是朕答不上來,那朕豈不更丟面子嗎? 那臣妾和皇上一起上朝堂怎麼樣? 那怎麼行呢,女人豈能坐在朝堂之上,不行不行。 臣妾坐在皇上身後,面前掛一道珠翠垂簾,如何? 李治點了點頭,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謝陛下。 臣許靖宗啟奏陛下。 愛卿請講。 陛下要御駕親征百濟、高勾麗,揚我大唐國威,完成先帝的夙願,愛國愛民之心,令臣等感慨萬端,但陛下聖體欠安,又令臣等憂心忡忡。陛下,怎麼能經得起千里鞍馬勞頓之苦啊,臣以為,陛下的身體安康才是社稷之福,請陛下為天下百姓著想,國中不能一日無君吶。 嗯,那許愛卿的意思呢? 陛下,這是臣與80名朝臣聯名抗表,求聖上收回成命,另作籌劃。 愛卿平身。 謝陛下。 陛下,依臣看,還是派使臣前去調停求和吧 陛下,連百濟這樣小小的彈丸之國,也敢欺負我們的屬國,而大唐有的是強兵良將,卻要派使臣求和,這不,這不太恥辱了嗎?以後大唐如何臣服四海。 武媚娘在後面說道,叫他下去,照我的說。 愛卿退下。 請陛下聖裁。 百濟、高勾麗侵略我大唐屬國,一再探我國中虛實,暗藏禍心,若聽之任之,西突厥等鄰邦,早有覬覦中原之心,也會大舉侵擾,那樣的話,還何談國泰民安呢。 媚娘又補了一句,說先帝當年親征。 先帝當年親征的時候,戰線過長,耗時長久,軍困馬乏,所以失利。 司空大人,你以為如何呀? 李積出列後進言,聖上所言極是啊。 嗯,剛才許愛卿言之有理,國中不能一日無君,況且太子尚幼,若讓司空大人代朕出征,一定必勝無疑。 陛下聖裁,臣未敢請纓出戰,是怕陛下嫌臣老年邁不堪重用,臣有前車之鑑,決不會重蹈覆轍,臣願以老外之軀報效國家,請聖上安心。 看見沒有,那珠簾後面大概是皇后吧。 哦,哎,我說呢,皇上今日不同尋常,原來如此。 皇上壯年無機,皇后垂簾聽政,成什麼體統? 哎,別說了。 司空掛帥,帶朕出征遼東,待兵馬十萬,速戰速決。 薛仁貴。 臣在。 蘇定方。 臣在。 率兵馬五萬赴西陲,以防西戎進犯。 臣遵旨。 李治對著後面媚娘說,真的頭疼,實在坐不住了。 快退朝吧。 退朝,退朝。 吾皇萬歲萬萬歲。 哼,已經到了皇后垂簾的地步,真是大唐的不幸啊。 好一個大膽的女人,下一步還不知道鬧成什麼樣子。 古人云,母雞思晨,天下必亂吶。喜歡武則天后宮風流的那些事兒()武則天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