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二聖不滿太子喜歡孌童,要賜婚(第1/2 頁)
李弘來到太極殿上,李治看到兒子手裡握著東西,好奇問道,你手裡面拿的什麼? 一把梳子。 呈上來我看看,怎麼只一半,另一半? 另一半,在東宮裡。 在東宮裡,這梳子,總是有一半在用,有什麼講頭嗎? 沒,沒什麼講頭,只是一半用著慣了,居然忘了還有另一半了。 弘兒,今年有多大了? 十八。 十八了,十八,到了該成婚的年齡了,右衛將軍,裴居道之女,為人賢惠,人又長得漂亮。 兒臣剛被立為太子,沒心情考慮兒女情長,望父皇體諒兒臣心境,暫時將婚娶之事,往後推延。 這談不上什麼兒女情長,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人生的規律,我18歲時都已經做了父親,我已經下詔宴請裴將軍父女,爭取早日結了這門親事,也好了我們一樁掛念。 兒臣,臣恐不能從命,父親,您的要求,實在讓我惶恐不安,自古有多少才高志遠的偉人,被男女私情縛住了手腳,終落得才情遠逝,宏願落空,兒臣實在不想重蹈其覆轍,此為一,其二,兒臣近日讀孔子,深悟賢賢易色的道理,自古聖賢皆潔身自好。 不錯,自古聖賢皆潔身自好,弘兒,你做到了嗎? 這,這……要看怎麼說了,聖賢有異,對此準則也有所不同。 就依你的標準,你做到了嗎? 我,我想我做到了。 李治摸著梳子說,你宮裡是不是有個叫何歡的孌童? 是有這個人。 我聽人說,你們常常同行同宿? 媚娘接著說道,皇上,有些事,就讓弘兒自己做主吧。 李弘被嚇的額頭冒汗,臉色泛白。 隨後,媚娘叫到李義甫。 臣在。 你們都是朝廷重臣,洞明世事,不要被那些,世俗所見所左右,弘兒得是太子監國了,以後有什麼事,就多向他請示,多聽聽他的意見,只要是太子能做主的,就不要事事請示我們了。 是。 我看弘兒,對聖人的教誨領悟頗深,對治國的道理,也有自己的見地,一個孩子能有如此的眼光,在歷朝歷代的太子中都算是難得的了,你們先下去吧。 臣等告退。 李治殷切的說道,弘兒,你是我最寄予厚望的孩子,因此,你的一言一行,都讓我很惦念,最近,我聽到了一些令我很不愉快的流言,希望那只是一些流言,都是有關你和那個叫什麼,何歡的孌童,我很失望,對此,你有什麼要說什麼? 我,我不知道,父皇,您都聽說了些什麼?何歡跟隨我多年,對我的生活習性,瞭如指掌,因此照顧得格外細緻周到,另外,他為人喜善單純,雖為男兒,心思卻細緻的不輸給任何女子,我生活中確實少不了他,我倒是希望父皇,您能夠…… 好了,好了,你只管記住,你是皇上,現在又是太子,要時刻的提醒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符合一個高尚尊貴之人的規範,你,你和何歡的關係,他……他畢竟是個男人。 小順子說道,皇上,御醫已經在寢宮等候多時了。 李治起身走到弘的邊上,把梳子還給他,嘆了一口氣,走出了太極殿。 李弘對於失而復得梳子很是歡喜,隨後,他說道,母后,您覺得,我需要這門婚事嗎?婚姻對於我來說,就那麼重要嗎? 媚娘起身說道,弘兒,你必須從現在明白一個道理,對於你,一位太子,未來的聖上,你個人的需要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需要,我們是誰,我們是你的父皇,母后,你的朝中大臣,乃至你的國家、百姓,及你腳下的山河,我們目前需要你的婚姻,那它就必須是你個人的需要,我們想看到的太子是一個男人,是一個穩重、踏實,有責任感的男人,這就是你現在身份的實質,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放心,我們才會心甘情願地,任你牽引著,步入前途,而婚姻,則是一個男人成人的儀式,是他真正成熟的標誌。 我懂了,但是對於那些被我們所忽視的,可是卻又真正需要婚姻的人,母親以為我們是否應該成全他們呢? 當然應該,一個真正需要婚姻的人,實際上追求的是幸福,而福祉,是永遠被成全的。 好,那我就懇請母后,將禁苑中的紅白蓮二位公主嫁出去,她們才是真正需要婚姻的人。 我以為她們已經得到了幸福,你知道我為什麼讓她們在那裡嗎?她們在為大唐撫育紅白蓮花,代替李唐王室,為萬民祈求佛國的福祉。 是的,但同時,她們也正在為自己母親的錯誤,接受懲罰,誰都知道,他們是蕭淑妃和王皇后的女兒,上一輩人的恩怨糾葛,不應該再延續到她們的身上,她們已經年近30了,無辜的青春,正在被毒液般的孤寂,與絕望消失,美麗的面龐也,正在被條條早衰的皺紋撕咬,母親,都已經過去20年了,你的敵人已經躺在地下,為她們的罪過遭受吞噬與腐爛,這已經是最嚴厲的懲罰了,我請求母親放過她們,活人為此人承擔罪責,是有違上天仁愛本性的,你作為一國之母,萬民仰慕的神明皇后,更應該不計前嫌,賜予她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