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長安淪陷(第1/4 頁)
隨著黃巢軍隊逼近長安,城內的氣氛日益緊張。李紹在宮中聽到了諸多關於黃巢的傳聞,朝臣們議論紛紛:
在唐朝的末年,長安城內的紫禁之巔,大臣們環繞在崇高的寶座前,討論著帝國邊境的緊急局勢。朝堂上的氣氛凝重而緊張,大臣們的臉上都寫著憂慮。黃巢的起義軍已經在幾個要塞取得了勝利,他們的步伐似乎無法阻擋。
在皇宮的瓊樓玉宇之中,一場關於如何應對黃巢起義的緊急朝議正在緊張地進行。壁上掛著的繪畫中,神獸飛天、雲霧繚繞,似乎也感受到了這股緊迫的氣氛,旁邊的龍柱上金光閃爍,照亮了官員們憂心忡忡的面容。
“宣徽,請陛下下令,立即派遣重兵,鎮壓這股亂軍!”一位身材魁梧的軍事將領站了起來,他的鎧甲在殿內燈火的照耀下反射著寒光,聲音如同洪鐘大呂般在殿堂中迴盪,其怒氣撼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宣徽使是皇帝的親信,擁有很高的權威,面對將軍的激烈建議,他的眉頭緊鎖,整個人顯得沉重異常。他站起身,目光掃過在座的眾臣,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此事關乎國運,我們必須慎重考慮。黃巢的起義雖然造成了不小的混亂,但若貿然動用重兵,恐會引起更大的民怨。”
“宣徽使言之有理。”一位年長的文官支援地說道,他的聲音帶著一絲從容,“黃巢之所以能迅速聚眾,乃是因為百姓疾苦,朝政不明。我們若是隻用武力鎮壓,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但我們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年輕的將軍再次爭辯,“如果黃巢繼續橫掃各州各郡,進而威脅到京城,朝廷的威信將何在?到那時,民心又該向何處依?”
宣徽使輕輕搖頭,深知軍事行動的複雜性與風險,“將軍所言非無道理,然而戰爭並非兒戲。征戰一旦開始,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這又怎能說是為了民心?”
他的目光再次在在座官員間流轉,彷彿在尋找支援與理解,“我們必須斟酌一切後果,考慮長遠之計。或許,我們應首先派出使者與黃巢溝通,瞭解其訴求,同時緊急改革內政,減免賦稅,安撫民心,穩定軍心。”
在場的官員們議論紛紛,有的點頭,有的搖頭,也有人低聲交談。然而,宣徽使的話語已經在朝堂上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使得每個人都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場危機的解決之道。
突然間,一位身著緋紅官袍的官員站了出來,他是內侍監的頭領,深受皇帝信任。他眼中燃燒著怒火,慷慨激動地說道:
“黃巢此賊,民間疾苦皆因其亂,此等逆賊,當誅十族!他煽動民眾,佔據州縣,攻破要塞,其心可誅!”
他的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迴盪,在場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他話語中的憤怒和對穩定局勢的渴望。
“誅心?!”一個沉穩而有力的聲音回應道,只見一位年長的宰相緩緩站起,“誅一人易,安天下難。黃巢雖非吾道,然其興起,亦是民心所向。朝中貪腐,百官奢靡,民不聊生,是以亂世豪傑,得以藉機而起。且待朕與皇上商議,不可輕舉妄動。”
內侍監頭領的臉色微微一變,他知道宰相的話有理,但他更擔心的是朝廷的權威與秩序。
“宰相說得雖好,但若黃巢不除,朝廷豈不是名聲盡失?!”他反駁道。
宰相淡然一笑,“朝廷的威信何在?是建立在百姓的屍骨之上,還是民間的太平盛世?黃巢雖為逆賊,但他所倚仗的正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若能解決民間之苦,何愁無人擁護朝廷?”
“哼,黃巢固然可惡,但朝廷貪官汙吏滿天飛,民不聊生,天下大亂,豈能全怪於他?”李紹低聲反駁,但他的聲音在官員們的憤怒聲中幾乎無人聽聞。
就在這緊張的氣氛中,黃巢的軍隊決定發起總攻擊。一名密探急匆匆地跑來稟報說:“黃巢軍攻破潼關,數日內將至長安城下!”
朝廷一片混亂,官員們紛紛逃竄。李紹卻決定留下,他要親眼見證這歷史的轉折點,同時他想盡自己所能,減輕百姓的苦難。
黃巢軍隊攻破長安城的一天,李紹穿著便服在城中游走,聽到農民們的對話:
“長安淪陷了,我們該怎麼辦?”
在一處破敗的農莊旁,幾個村民圍坐在槐樹下,面前是剛打磨好的農具,卻因為連年征戰而無田可耕。他們面容憔悴,眼中透出深深的無奈和苦楚。
“黃巢雖是起義軍,但他們來了之後,恐怕也難免要搶掠。”一位村中的老者聲音沙啞地說著,他眼中有著對未來的恐懼。“每次戰亂過後,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