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家的感覺(第1/2 頁)
23
我幾乎很少去逛書店這類地方,現在網際網路比較發達了,如果想要查詢某些東西,我會直接開啟電腦上網搜尋。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我要是學習做飯的話,就無法一邊坐在電腦前面上網查菜譜一邊守著灶臺顛勺,如果我要是這麼幹,兩三個來回之後,要麼是鍋裡的菜糊了,要麼是我累趴在地上了。於是,我選擇了去書店買兩本菜譜類的書籍。我打算再給自己再添一項技能,那就是學會做飯。
夏雲朵和霍曉瑩都說過,我在家無所事事的時候,可以學習一些東西,完善生存技能。現在霍曉瑩和我合住,我覺得我可以每天做做飯,讓她回來能吃上一口熱乎的。
週中,西單圖書大廈裡,我站在菜譜書籍類的架子前,猶豫起來。每本書的封面都很誘人,內容也是大同小異,我前後翻了好幾本書,也沒有決定下來,我生怕它們之中有坑人的菜餚。我知道,自己再這麼彷徨下去,總不會有結果,於是,我閉上眼睛,隨意摸了兩本。我睜開眼睛,從書架上抽出它們,一本是《家常菜大全》,一本是《一週教會你做魯菜》。
回到家,我決定先從家常菜練起。現在才中午,距離霍曉瑩到家還有六七個小時,給我試錯的時間很充裕。
自從霍曉瑩生日那天我開車去接她以後,她便告訴我,如果她沒有讓我去接她,我就不要隨便到她的實習公司樓下,她覺得那樣影響不好。我知道,她不希望我把她當成一個殘疾人,為了尊重她的自尊心,我聽從了她的話。這樣也好,我在家有更多的時間去準備菜餚,讓她到家就能吃到熱乎飯了。
霍曉瑩的入住,讓我對家的概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父母還在世的時候,我認為家的概念就像是書裡寫的那樣——避風的港灣。父母剛離世的那段時間,我獨自居住的時候,我對家的感覺從一個“自由的樂園”逐漸轉變為“避世的桃園”,最後變成了與“流浪者所在的橋洞底下”別無二致。再後來,夏雲朵跑到我這裡躲清閒,讓我似乎回到了大學宿舍時代,我和她就像大學室友那樣,每天除了各自玩電腦,看電視,就是一同出去覓食,要說與宿舍不同的地方,只有兩點,第一,我們不在同一間屋裡居住,第二,她總是把餘新帶來。夏雲朵走後,我的家再次變成了“流浪者所在的橋洞底下”。霍曉瑩搬了進來,給我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這種感覺是我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我不再像是“避風的港灣”裡的孩子,也不像是“自由的樂園”中的遊人,還不像是“避世的桃園”裡的逃難者,更不像是“流浪者所在的橋洞底下”的流浪漢,又不像是“大學宿舍”裡的學子。相比起來,我覺得自己變成了家庭的中流砥柱,是一個真正的戶主,成為了自己家中真正的主人了。因為,我開始學習做飯了,是的,就像每個家庭的主人公那樣,讓家中逐漸充滿了煙火氣。
霍曉瑩第一次看到茶几上擺著幾道並不怎麼美觀的菜餚時,頗為感動。當時,她的手裡提著從公交車站邊上的小攤上買的烤腸和雞蛋灌餅,我知道,她是打算把這個當做晚餐的。
“哥,你怎麼沒出去拉活兒?”她問我。
我說:“同樣是消遣,在家裡做飯可比聽那些叔叔大爺們吹牛逼有意思多了。”
霍曉瑩笑了,又是那種我很喜歡的微笑,她說:“以後你都不去拉活兒了嗎?”
我說:“只要你在我這兒住一天,我就給你做一天的飯。”
她似乎有些激動,說:“謝謝哥。”
“別愣著了,趕緊去洗手吃飯吧,我都做出來一會兒了,再耗耗就都涼了。”
或許我的新手藝比較潮,霍曉瑩把菜夾到嘴裡的時候,微微皺了一下眉,但還是嚥了下去。因為我想要得知自己的技術水平如何,所以一直盯著她看,她的這個細微表情沒有逃過我的眼睛。
“不好吃?”
“嗯……”她想了想,說,“也不是不好吃,就是有點彆扭。”
我嚐了嚐,鹹淡正好,但是肉絲有一股隱約的腥味。“你說得太含蓄了,這哪兒是什麼彆扭啊,分明就是很難吃嘛。”
“不錯了,這是你第一次做飯吧?”
“嗯。”
“那已經很好了,我第一次做飯還不如你呢,連土豆絲都炒不熟,”她開導我,“在實踐中學習嘛,人總是一步一步成長的,小鬼。”
霍曉瑩就是這樣,她非常好,永遠都不會說洩氣話,永遠都是在鼓勵,在積極向上。多年以後我想,也許正是她的這種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讓我在之後那段黑暗的日子裡主動尋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