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都是千年的老妖(第1/2 頁)
徐遠舟看了吳洪波和周秋禾有些氣憤填膺的樣子,笑了笑說:“京北省的財政狀況確實不太好,這些年為了京都市的發展,做出了不少的犧牲,這次有這麼一個機會努力爭取,我們京都市也應該理解他們的難處。
我也向大家交個底吧。
其實,今天京北省提出的這些要求都在立傑書記和我的預料之中,在來之前,立傑書記就已經交了底:京都鋼鐵集團、京都石化集團、京都化工總廠三家企業的總部必須留在京都,企業所得稅上交給京都市,增值稅部分可以留給京北省。”
吳洪波不無擔憂的說:“看今天京北省吳省長的口氣,僅僅把增值稅留給京北,恐怕不一定會答應。”
“我也覺得吳省長恐怕沒那麼好說話。”周秋禾也表示擔心。
“如果京北省真不讓步的話,那就只能繼續談,一輪不行就第二輪,實在不行的話,關於三家企業的稅收問題,可以交給zy去決定。”徐遠舟心裡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京都鋼鐵集團、京都石化集團、京都化工總廠異地搬遷是大勢所趨,如果京北省真的不審時度勢的話,那就只能讓樸書記向zy彙報,最後由zy定奪,當然,京都市和京北省能夠談成,那是最好的結果。
和京都市一樣,京北省那邊也沒閒著。
書記韓束群首先問副省長李健熙:“建熙同志,以前徐市長可是你的同班同學,還是你們那屆副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的班長,以你對這位班長的瞭解,你覺得京都市有沒有讓步的可能?”
“書記,那我就實話實說了。”李健熙開啟話匣子談了自己對今天談判的預判:“以我對他的瞭解,我這個班長既是個講原則、但又是個並非不近人情的人,對於他認為對的東西,一定會堅持到底,但又不會一味的只講原則,一點都不通人情。
從今天剛才的談判來看,京都市的京都鋼鐵集團、京都石化集團、京都化工總廠搬遷至我們京北省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由不得我們同意或者不同意,因為我們京北省一直都是被要求服務於京都市的,京都市只要做出了搬遷決定,zy百分之一百都會支援,這點是由不得我們京北省的。
那麼說到底還是這個稅收問題。想要這三家企業的稅收全部留在京北省,恕我直言,可能不太現實。
這點我知道,以徐班長的性格,他肯定不會同意。這次京都市黨政代表團既然來我們京北省,肯定京都市委市政府。只間已經達成了某些共識,會做一定的讓步,但讓步的幅度有多大,還得在接下來的會談中試探。
其實我覺得這個的主動權並不在我們手上,如果京都市寸步不讓的話,到時候這件事如果鬧到zy去的話,對我們京北省反而更加不利,會覺得我們京北省沒有大局觀。”
李建熙的話說的很客觀,一下子把韓束群和吳紅林拉回到現實當中。
誰讓京都市坐落在京北省呢,從國家成立之初,京北省的定位就一直是服務於京都市。
這已經成了一件z治任務。
一任一任的京北省委、省政府領導,都是不折不扣的嚴格執行這一任務的。
別看吳紅林在會談會上獅子大張口,那不也是沒有辦法麼,總想著想方設法為京北多爭取些利益,其實他心裡又何嘗不知道,表面上看起來是京都市有求於京北省,實際上的主動權並不在京北省這邊。
想到這,吳紅林訕訕的說道:“結合剛剛健熙同志的發言,以及我和徐市長會談的感覺來看,徐市長,這個人確實原則性很強,柔中帶剛,但也確實不是個不近人情的人。我看我們是不是這樣,上述三家企業落戶到我們京北省後,其實這三家企業的稅收是本身就是分成兩部分的,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結合前期京都市的一些報道來看,這三家企業的生產基地雖然會搬遷到我們京北省來,但這三家企業的總部大機率依然還是會留在京都市,因此,企業所得稅的部分肯定還是會上交到京北省,那麼,我們所能夠爭取的,就是企業的增值稅部分,這也是一份不少的稅收收入,書記,您看呢?我們無論如何得想方設法讓上述三家企業的增值稅部分留在我們京北省。”
韓束群點點頭,說:“紅林同志,其實我也有這樣的想法,把企業所得稅留在京都,把增值稅留在我們京北,這樣的結果對京都市和我們京北省都好交代。”
“書記,既然您這麼說了,我就有底了。”吳紅林噓了口氣,有些如釋重負。
韓束群接著問吳紅林:“在稅收問題上達成共識的話,接下來肯定就要面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