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舉家進京赴恩科(第1/2 頁)
“不不不,人無信則不立!回頭我去問問曹兄再說吧?”
蘇洵可不願意女兒失望,已經沒了兩個閨女了,要是再來一次打擊,他可是要受不了的。
程氏則想著把蘇洵父子支走,直接將蘇八娘送去兄長家裡安頓,就水到渠成了。
卻不知道,曹佾就是衝著蘇八娘來的,能放任你們草菅人命?
曹佾回到廳堂的時候,蘇洵起身引他入座。
“眉州縣衙的人?”
“唔,許是成都府告知的,都是麻煩事兒!我已經讓他們去通知渡船,蘇兄這邊安排妥當,即刻啟程回京。”
“這般急切?母家還不知道呢!”
蘇洵橫了一眼程氏,剛才就在女兒去留問題上有了小分歧,這會兒我們男人之間說話,你一個婦道之人插什麼嘴?
“蘇兄還有何疑慮?不妨都說出來,我也帶著人去安排妥當。大朝會在即,京城捎來口信,讓我們儘快啟程,耽誤不得。”
“理當如此,理當如此。夫人,你去讓丫鬟婆子隨便收拾幾套路上換洗的衣服給我們幾個上路。”
“嫂夫人不一同進京?”
“曹兄,不影響嗎?”
“一家人就該整整齊齊的才行,蘇兄此次還要準備一些來年的科舉,可別落下了什麼東西,誤了正事兒!”
“對對對,還是曹兄點醒了蘇某,夫人,我現在就去書房整理!你們仨也跟著來幫忙!”
曹佾一顆心終於放下了。
此行的目的算是了了一半,還有一半就得看趙宗實的人怎麼說了。
趙宗實此次派來的人手,就是在蜀地打探前往大理的路線,屆時經過蜀地的時候,就會從此道進入大理建昌府(西昌),然後前往蒲甘(緬甸)和天竺(印度)。
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奪取朱羅國所有海岸線,建設碼頭和船塢,佔領海上絲綢之路中轉站(馬六甲)的必經之路。
蘇宅裡頓時熱鬧起來,連程家(蘇洵妻孃家)和史家(蘇洵母家)都來人拜訪。
當然多數是為了瞧曹佾來的。
縣衙哪裡有密封的牆?
沒多大會兒功夫,整個眉州都傳遍了。
蘇家來了京城朋友,還是個什麼大官,連成都府衙都發來公函之類。
曹佾又在蘇宅逗留了幾日,直到那些人趕來眉州與其匯合。
“國舅,這些時日還成嗎?”
“你們的事情,幹利索了?”
幾個人來的時候都互相熟絡了,加上曹佾沒什麼皇親國戚的架子,所以大家玩得不錯。
“這些是一路上獲得的特產,給國舅嚐嚐鮮。郎君交代的任務算是告一段落了,沒有白來一趟。”
“世子當真要對大理下手?”
“起碼目前不是時候,弓弦繃的太緊容易受到反噬,是不是這個道理?”
“那麼世子是怎麼考慮大理國的?”
“郎君只說,這個國家看似民風彪悍,但是掌權者太過柔弱,怕老婆,遲早要完蛋。到時候我們再全盤接過來,也不會壞了口碑。”
怕老婆?
段正淳:你索性報我身份證就好!
“世子志不在大理國?”
這是曹佾自己分析出來的。
“國舅,別問了,目前只是一個設想,如果大理使者願意從中斡旋,我們與大理國之間就不會有任何的衝突,不然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曹佾瞪大雙眼,“蒲甘?世子真正要下手的是蒲甘?”
“英明不過國舅,接近了,是那裡的海岸線。官家也支援,只是不能弄出太大的動靜來,請國舅一定保密。”
“曹家人但凡用得上,只管帶去!”
“行,國舅有您這句話,我們就帶郎君應下了。”
曹家的漕運渠道確實需要用到,起碼用來運兵是最便利的。
沿途遇到水魚不怕,害怕的是引起當地府衙的人窺視。
誰知道對方是誰的人?
朝堂之上的都還算好的,就怕是那些南唐餘孽。
別又走他們老祖宗的老路,學那石敬瑭狗玩意兒那套。
幾個人的談話被蘇宅的人無意中聽了去,傳到了蘇洵和程氏的耳中,夫妻倆又是一夜未睡好。
第二天兩人都是眼圈烏黑,連早膳都沒吃。
“蘇兄與令堂沒事兒吧?”
“可能是起晚了吧!以前也經常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