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清軍中計了(第1/2 頁)
豪格奔襲軍團拂曉前出發,換上明軍的衣甲旌旗,鑼鼓腰牌,前鋒使用多年前的明軍降將降卒為嚮導,輕車熟路前進,等出發半個時辰以後,留駐軍官才向清軍前線統帥,周圍不遠處紮營的另一個清朝王爺阿濟格發出公函。 黎明前出發,保證絕對機密,不讓其他清軍部隊覺察,免得他們爭奪功勳,或者,派人追回他們。 沒有給阿濟格彙報,直接出兵,是非法的! 但是,豪格不怕。 抓了明朝皇帝,啥都有了! “多羅武英郡王,此乃肅郡王書信,請王敬閱!”一名佐領軍官畢恭畢敬奉上。 武英郡王阿濟格看完書信,又驚又怒。 在松錦地區決戰決勝以後,皇帝皇太極返回盛京(瀋陽),前線由阿濟格主持,帶領多鐸,杜度,豪格,阿巴泰,揚古力等人繼續圍攻明軍殘餘堡寨,繼續圍攻錦州,作為主帥,居然這時候才知道,豪格帶兵奔襲山海關了! 事先竟然不跟他說? 放肆! 看你回來我怎麼收拾你! 不要以為你有你老爹護著!老子不怕! 隔空臭罵了豪格一頓,他逐漸冷靜下來。 作為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和多爾袞,多鐸都是嫡親的一母同胞,母親是大妃阿巴亥,曾經因為母妃得寵,孩提時代非常驕橫,所以養成了簡單粗暴的性格。 作為滿清初年的名將,他一生征戰數百次,勇於衝鋒陷陣,銳不可擋,在戰場上幾乎戰無不勝! 松錦大戰中,就是他親自帶兵遠端奔襲,焚燒了明軍在筆架山的全部軍糧,直接斷了明軍的糧道,這才引起明軍恐慌,加上清軍挖掘三道長壕溝截斷明軍前線與後方的聯絡,明軍才不得不撤軍,最後演變成一場大潰敗的。 歷史上,他入關以後,連敗李自成,俘殺李自成麾下第一大將劉宗敏,軍師宋獻策!招降明軍十萬! 滿清的王爺,皇家貴胄,超一流名將,殺伐果斷! 當然,長期征戰殺伐,也讓他性格堅毅殘忍,對於明朝官民動輒殺戮,親手製造了無數次屠城事件。 還養成了狂傲不羈,目空一切的氣質。 這讓他在多爾袞死後謀當攝政王,卻沒有足夠的謀略陰險,被挫敗囚禁,一年後賜死! “哼,你豪格是想跟我比啊,我奔襲了筆架山,焚燒數十萬石明國軍糧,立下大功,你就要奔襲山海關,抓了明國皇帝?小崽子,跟你叔叔玩這個?你是不是還嫩了點兒?” 阿濟格立刻派人通知杜度,多鐸等人繼續圍攻封鎖明軍各處堡壘,他親自帶領自己的鑲白旗主力,拔營而起,直奔明軍最接近松錦戰場的軍事要塞,寧遠。 但是,他又要求部隊認真準備,到中午以後再出發! 原因是,他認為豪格南下山海關,必然引起明軍震恐,明軍一定飛調各路各城兵馬圍追堵截,那時候,在寧遠城中的明軍精銳一定會返回山海關救援皇帝,這樣,寧遠城中的明軍必然削弱,戰機就來了。 阿濟格性格缺陷明顯,在政治上天真幼稚,但是在軍事上天賦卓越,不僅兇猛,還富有軍事智慧。 他攻擊了寧遠城,不僅是對豪格軍團的策應,將來無論結果如何,在皇帝皇太極那兒都能交代過去,很大程度上,他可以再下一城,奪取寧遠,獲得大功。 寧遠城一直是明軍的堅固城堡,鐵打的釘子戶,也是滿清軍的傷心地,當年,16年前努爾哈赤親自帶領的主力大軍都在城下折戟沉沙,中炮負傷,是滿清軍揮之不去的噩夢。 如果能拿下寧遠,多羅武英郡王馬上就變成和碩武英親王! 再有幾年,哼,皇太極呀,你之後的皇帝寶座都是我的!誰也拿不走! “現在,寧遠的明軍主將有無變化?”阿濟格詢問部將。 “回郡王爺的話,還是吳三桂!” “吳三桂?還是吳三桂這貨?那就好!” 等到中午,等到鑲白旗全軍主力都徹底準備了一切野戰和攻城的器具,演練了戰術以後,阿濟格一面派人向皇太極彙報,一面親自帶兵衝向寧遠城。 吳三桂? 我呸。 他算什麼東西? 老子在高橋,塔山,打得他丟盔棄甲,死傷無數,不得不逃回寧遠,一個驚弓之鳥而已!寧遠城再堅固,在這種草包手裡也守不住! 阿濟格麾下的幾個都統也認為,豪格軍團南下山海關,危險極大,而成功率極低,自己攻克寧遠城的可能性極大! 阿濟格專門過問了紅衣大炮的事情,要求將繳獲明軍的紅夷大炮全部用騾馬拖拽,必須用到寧遠城上! “郡王,明國遼東巡撫黎玉田帶領使團奉明國皇帝之命前來求和!” 什麼? 阿濟格愣了。 等再一次確認以後,他還檢視了黎玉田遞交的國書,有滿文版的。 “哈哈哈,明國皇帝一定是瘋了!” “這個狗昏君,慫包,深宮裡婦女懷裡養出來的小白臉,紈絝子弟,一定是被我大清的鐵騎嚇瘋了!” “求和,這可是開天闢地,我大金立國以後第一次啊,明國再也不敢以天朝上國自居了!” 親自接見了黎玉田,阿濟格冷嘲熱諷一通,讓一些官兵押送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