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第1/1 頁)
出版社剛剛成立美術分社時,沒有幾個人看好分社,但王彥有野心,他想要開疆拓土,就主動要求去了分社。《都城卡通》這本還很年輕的月刊算得上是美術分社中最重要的一本期刊。王彥對此非常重視。他恨不得能把那些提供好稿子的漫畫家一個個都供起來,早起晚睡三炷香,日日都不落下。因為,這些都是他的財神爺,都是他的業績啊!《遇妖》的作者一開始並不是由王彥負責的,後來沈真的編輯離職了,年初時才轉到王彥手上。在王彥的印象中,沈真是一名非常低調而省心的作者。低調是因為沈真和編輯部的聯絡並不頻繁。除了按時把稿子寄過來以外,他基本上不會主動聯絡編輯部,也不搞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倒是編輯部常常按照慣例,年節時會給沈真寄明信片和禮物。省心是因為沈真從不拖稿子,稿子還能一直保證質量。他也一直都很有契約精神,從未慡約過。每次隨著沈真的稿子一起寄來的還有一封來自於他的禮節性短箋,從這些隻言片語中,王彥看得出來,沈真這個人情商不錯,說的話都讓王彥覺得非常熨帖。但除此以外,他們就沒有什麼聯絡了。王彥雖然問沈真要了一個電話號碼用於緊急通訊,但沈真在信中說,他家裡還沒有裝電話,他給出的號碼不是他自己家的,如果沒什麼事情,最好能儘量少打。考慮到沈真從未拖過稿,他的稿子裡也從未出現過什麼不符合出版要求需要臨時整改的內容,於是,王彥就一直都沒有打過那個號碼。雖說聯絡如此不緊密,王彥卻覺得自己和沈真&ldo;神交&rdo;已久了,有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在王彥的印象中,沈真應該是一名三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為何他會這麼認為呢?因為《遇妖》是一個好故事,故事中有一些看似簡單卻又富有深刻內涵的情節,小孩們愛看這個故事,大人們也覺得它值得一品再品。這並不是小年輕能畫出來的,他們太年輕就沒有相應的底蘊。而且,從繪畫功底來說,《遇妖》的作者也不應該是個新人了。王彥甚至猜測沈老師都已經做了父親了,說不定《遇妖》就是他想要送給自己孩子的禮物。要是有機會能和沈老師見一面就好了!王彥對於沈真一直是很推崇的。王彥沒想到見面的機會來得這麼快。這日,王彥結束了一個工作上的飯局,才回到出版社,值班的小編輯就給了他一個好訊息:&ldo;王老師,《遇妖》的作者沈真沈老師來京城了。他前面給咱們辦公室裡打了個電話,說是想要趁此機會約您一起吃個飯。您剛剛不在這,我也不敢給您應下。您看?&rdo;怎麼看?當然要約啊!王彥有些興奮。小編輯有些為難地說:&ldo;沈老師是用公用電話打過來的,我現在也沒有他的聯絡方式。不過,沈老師前面特意說了,過會兒應該還會再來一個電話。王老師,您是等著這個電話?還是由我回復?&rdo;王彥想了一下,他下午還有個飯局,肯定是不能留在辦公室裡等著沈真的電話了,便囑咐小編輯,如果沈真再打電話過來,就和他約好,明天中午在出版社外左轉一百米處的那家茶樓見面。事情就這麼定下了。這就很尷尬了。沈真沒想到臨見面了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忽然覺得這編輯有些不靠譜啊。去年,在稿子確定被雜誌社錄用並即將進入連載期時,沈真和出版社簽了一份合同。雖然這份合同的約束力並不是很高,但不管怎麼說仍是一份正式的合同。沈真年紀小,暫時無法辦理身份證,不過好在他已年滿十週歲,而十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因此合同還是能籤的。他用了戶口本影印件來當做合同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