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1 頁)
開館教書乃是下層,上層當是以幕為業,謀求進身之途。一來幕主多為官員,可結交權貴,如果幕主平步青雲,身為幕僚自然前途不小。二來也提前可以熟悉衙門雜務,如有一日登科中舉,是時自然事半功倍。而時下人講究鄉誼,自己發達了,當然少不了提攜推薦親友乃至同鄉。就這麼一個提攜一個,漸漸形成氣候,彼此又抱團壟斷,甚至給人一種固有的觀念——紹興出師爺,天下幕客十之八九出自紹興。例如方家,就是很典型的師爺世家。從本質上來講,方家應該算是書香門裡面敘述紹興師爺的文字有點多,但是沒辦法,這個跟後面很多劇情都有關。這裡不通,下面也不通了。歷史上也有很多名臣是師爺出身,例如一代名臣左宗棠三次未考上進士,就灰心仕途,專心去研究輿地兵法,先後給兩江總督陶濧、湖南巡撫張亮基和駱秉章當過師爺,後來當了官,負責組建楚軍,與太平軍作戰立了功,終成封疆大員。道光年間的禁菸名臣林則徐,早年當過兩江總督百齡和福建巡撫張師誠的師爺。(以上來自百度,貼給大家看看,瞭解瞭解) 方鳳笙趕的時間湊巧,正好是紹興會館每三月一次的講學。此講學為會館所辦,由當地紹興籍德高望重之人主持,不論新人老人皆可參加,共同交流,互通有無。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大家互相學習經驗,順便交流下彼此的感情,與各種小道訊息。這種交流也分檔次,像方鳳笙這種無名的新進後輩,也就是在外面聽聽熱鬧,和與自己差不多級別的交流,往上就是按幕主官銜品級劃分了,以她目前還到不了那種層次。總而言之,連著多日會館裡都十分熱鬧。方鳳笙是個生面孔,但她為人謙虛有禮,勤學好問,十分活躍,再加上那口正宗的紹興當地話,讓會館裡的人都視他為末學新進。也不過兩三日時間,紹興籍師爺幫的人就都知道會館裡來了個新人,雖好出風頭,但確實有才,想必日後前程不小。這訊息侯斐也知道了,他還知道了此人的名字,方鳳甫。……“晚輩受教了。”鳳笙一面說著,長揖為禮。立於他面前的老者擺擺手:“算不得什麼。”這時,一名身穿藍色衣袍,帶瓜皮小帽的小廝走過來。“方公子,可否借一步說話?”鳳笙對老者點點頭,隨這小廝去了一旁:“不知有何事?”“我家老爺請公子去一趟。”“不知你家老爺是——”“我家老爺乃是府臺大人的師爺,侯師爺。”……看得出侯師爺在揚州知府衙門裡的臉面很大,只憑這青衣小廝引領,方鳳笙竟暢通無阻地進了知府衙門的二堂所在區域。這裡乃是府衙中重要辦公場所,除過二堂‘退思堂’外,左右各有書簡房,招稿房、會客處、籤判所等。侯師爺在右西側有一處小跨院,作為其在此處的辦公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