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錯綜繁複(第1/2 頁)
二人同車一路,葉歡問的始終是寧遠的生活情況,讓後者感受極好。
眼看離著城池不過幾裡地,大公子方才一笑道:“以師兄人才,怎可屈身與鄉野之間?前番是收了父親牽連,今次小弟定會為兄長直言,只是不知兄長志在何方?”
除了青史留名的謀臣猛將,葉歡對自己的要求是不放過任何一個人才,才會去特別在意父親的門生。在他眼中,父親也太過清直剛正了,同門嘛,能拉一把是一把。
“賢弟萬萬不可如此說,老師之為,為兄心中只有敬佩。”寧遠聞言心中一動,隨即正色言道,這句話葉歡可以說,他是絕對不行,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但今日在此間相候,寧遠又豈能沒有再起之意?否則當真隱居鄉里他還能怎會恰好在這裡出現?且葉歡根本不問他江夏之事,直接給出許諾,便更見同門之情。
“呵呵,小弟失言,兄長勿怪,但同門之義是定要講的。”葉歡一笑道。
“悅之,這……”寧遠暗暗點頭,不過心中總還有一份矜持。
“沒事,兄長好好想想,想好再和歡言。”葉歡並不在意,人以群分,父親的門生
多半與他性情相近,有些話即使想也並不是那麼好出口的。
大軍到了宛城,江冕迎皇甫嵩入城設宴款待,葉歡讓副將曲園代自己前往。就和寧遠一起到了城中為他安排的住處,二人一番小酌後者自要一表對葉正的思念之情。
葉歡並不著急,招待寧遠很是周全,相信對方既要再起,有些話不必自己問。
“悅之賢弟,此來江夏平叛,卻不知對荊州人物瞭解多少。”酒過三巡寧遠入了正題。
“不瞞師兄,歡來洛陽是受太尉之召前來述職兼行拜師禮的。你也知道洛陽各位大人多半都是我爹故舊,一陣迎來送往恰好趕上,哪兒有時間做什麼準備。”
“嗯,恩師確是知交極多,既如此為兄就要給悅之細說一番了。”
“好,我就說兄長是雪中送炭,小弟願聞其詳。”葉歡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賢弟,這荊州之處與大漢各州不同,世家門閥分立,吳刺史的刺史府都沒有設在襄陽。蓋因此處有荊州最大世家,蔡家。”寧遠身軀一正,出言侃侃。
“恩師四小姐許配蔡家,賢弟應該對蔡家頗為熟悉吧?”
“四姐出嫁之時歡尚年幼,
只知姐夫名為蔡晟,曾舉為郎,素有才名。”
“蔡晟蔡仲勉乃是長房所出,但襄陽蔡家的族長卻是蔡諷蔡伯勉,其姐蔡駿乃徵西將軍互鄉候張溫之妻。諷子名瑁,字德圭,少有名聲,如今為鎮軍校尉。”
“張徵西歡在洛陽有一面之緣,父親品評人物曾稱之為能。蔡諷蔡瑁父子歡就只聞其名了。”葉歡微微頷首,當日在司徒府中拜師,張溫亦是主賓之一。
大公子若是沒有記錯,老師劉寬之後,繼任者為崔烈,再往後便是張溫了。印象之中此人頗能統軍,後來的國賊董卓,江東猛虎孫堅,都曾在他手下效力。
“悅之所言不假,蔡伯勉此人實際便掌控襄陽,荊襄水軍則至少有一半在蔡家手中。”
“嗯,襄陽蔡家原本就是望族,否則我爹也不會以女許之。若按師兄這麼說,江夏平叛必須水軍相助,歡這一趟親戚是必走無疑了?”葉歡點點笑道。
寧遠見師弟笑得頗為開心,並未多想。卻不知此時大公子心中正在算著輩分了,從姐夫算,蔡瑁得管自己叫叔,而蔡瑁的姐夫除了劉表之外,還有一個大名鼎鼎,黃承彥!
“蔡伯勉行事極
正,孔壁作亂與襄陽亦絕無好處,朝廷派兵平叛他定會鼎力相助。師弟與蔡家亦算相近,當要借其力,則可事半功倍。”
“師兄所言極是,想來兵至襄陽之時,中郎也定會往蔡家拜訪。”
“以師弟風度,主動示好,當可和睦。”寧遠微笑頷首隨即面色微微一沉:“師弟,除蔡家外,江陵,南郡,長沙,武陵及江夏等處有無數宗族勢力,最大的則有五股。”
“華容貝聿、夏口蘇芳、竟陵呂遊、雲杜方青、安陸潘松。此五傢俬兵不下萬人,平素擁兵自重,荊襄稅錢根本收不到頭上,且皆與西陵孔壁過往甚密,師弟不可不防。”
寧遠說著話從袖中取出一份絹帛,雙手呈遞給葉歡。大公子接過稍稍一看,其上密密麻麻寫著荊襄之處的各地宗賊,還有頗為詳細的描述,看那字跡應是新寫。
珍而重之的將絹帛收入袖中,葉歡便對寧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