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政令不出府門(第1/2 頁)
葉公無奈,乾脆也不說話了,任由兒子抱著。但很快,葉歡的那種孺慕之情令得他也有了感覺,都說君子內斂而不外放,但見愛子真情流露,卻也很見自然。
很長時間之後,葉歡才放開父親,正式的見禮:“孩兒見過爹爹。”
葉公微微搖頭,睨了兒子一眼道:“瘋勁兒過去啦?”
“嘻嘻,好多了,孩兒給爹爹泡茶。”葉歡連連點頭。
等侍書奉畫將茶具送了上來,葉公揮揮手,二人便就退下帶上了門。
“悅之,你觀丁建陽此人如何?”
葉歡烹茶的動作不停,很快答道:“具體還不知,但治政當不如劉叔父。”
“何以見得?”葉公捻鬚問。
“劉叔父和爹爹一樣,都是從縣郡一級主官做起,知道百姓所需,各種手法通透。孩兒不會貶低丁將軍,但觀其軌跡,皆是武將,豈有那般日積月累?”
在兗州之時,丁原曾經動過徹查各地田畝人丁的念頭,其時賈詡便讓葉歡寫信給葉公。後來此事便不了了之,是以今天爹爹上來就有此問,葉歡不會覺得突兀。
“如此說卻還不失公允,那老夫問你,今後準備如何對之?”
葉歡遞了一杯烹
好的香茶過去,面對父親坦然道:“爹爹,孩兒要以平北將軍之身掌幷州之事,刺史之位無所謂,但倘若丁建陽有失,我不會坐視?”
“哦?”葉公鼻中哼了一聲,雙目爍爍的看了過來,一時間威嚴盡顯。
“對!”葉歡則與父親目光相對,沒有一點退縮。
“那就給老夫說說你為何要如此?難道是要學旁人那般擁兵自重?”
“爹爹,孩兒還是那句話,計無對錯,謀無善惡,只觀用者為誰。方今天下亂局,有多少能人志士要為國家出力,就有多少別有用心之輩想要從中取利。”
葉公聞言不動聲色的喝了口茶,將茶盅輕輕往案上一放,葉歡立刻為他蓄滿。
“蛾賊作亂,遍及大漢,就有諸侯不知天子,不奉詔命。賊人之亂雖難以長久,但已經讓大漢滿目瘡痍,就孩兒所見之民情,便是亂定沒有十年休養生息也難以恢復。”
“此處說的倒是不錯,亂世兵戈,最終受苦的還是黎民百姓。”葉公微微頷首。
“爹爹,這還是政令通暢的局面,倘若有人不尊朝廷,不聽天子號令又該如何?”
“你待如何?”葉公雙眉一揚。
“誰敢不尊不敬
,兒子就縱兵討之,論權謀兒子還嫩,但戰場之上那些人就是土雞瓦犬!”
“葉悅之你最近是不是勝仗打多了?口氣格外張狂?”
“爹爹,孩兒為人您最清楚,我只是據實而言。若論統軍,天下亦有英傑,但孩兒無所畏懼。爹爹不要忘了,到時候兒子大義在手,以順討逆,誰能與我相抗?”
葉公這一回沒有斥責兒子,點點頭道:“是以你才要掌握地方?為兵者之基?”
“爹爹明見,放在別人那裡是擁兵自重,但在我葉家就是為國討逆,為君分憂!但為大義所在,孩兒也不怕被別人說,這些都是身外之物,男兒丈夫何懼之?”
“葉悅之,你老實與為父說,是否有人為你出謀劃策?”
“爹爹果然知道兒子,放在從前我還真想不到這麼多,天子讓我打誰我就打誰,亦沒有多想。但上次恩師壽辰,奔河南恭賀,老師一番話,令孩兒如撥雲霧而見青天。”
“想要精忠報國,光靠孩兒眼下只是隔靴搔癢,必要高瞻遠矚,胸有全域性才能真正做到。兒子細細思及老師所言,越想越有道理,才會在兗州寫信請爹爹幫忙。”
今日這一番話,打從
兗州開始就不知在葉歡心中過了多少遍。他必須對自己的父親有一個交代,也要為幷州之事找到合理的藉口,才能讓父親放心,全力支援。
“文饒公不愧當今名士,眼光高遠,老夫比之卻是慚愧了。”葉公說著連連搖頭,這些道理他豈能不知,卻要老太尉來提點葉歡,此刻心中亦有感激之意。
隨即卻是神情一肅,沉聲問道:“葉悅之你這一切都是為了大漢?別無二心?”
葉歡聽了起身離坐,在父親面前一跪:“孩兒之言,句句出自真心!”
盯著兒子看了半晌,見他目光始終清澈,葉公這才微微抬手。葉歡見了方才重新坐下,不是他演技好,這番話出自肺腑,只要爹爹在一日,他就會忠於漢室。
“現在跟爹